(一)《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写的是什么内容?
注:新表格较上图有所变化,增加了一些明细项,但整体框架和调整事项没有变化。因为本文主要目的是为了整体搬运12366“会填表”内容,方便在公众号直接展示,但12366“会填表”一些内容较为陈旧,不合时宜。麒麟君仅对一些严重影响阅读体验的内容进行修改,大部门内容,尤其是PPT中的图片、形状等需要费很大精力修改的,仍保持原状。特在此说明,此系列文章不再赘述。
这张表说什么:本表适用于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进行纳税调整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根据税法、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会计处理、税法规定,以及纳税调整三项内容。
本表按照“收入类调整项目、“扣除类调整项目”、“资产类调整项目”、“特殊事项调整项目”、“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其他”六调整应税所得”大部分分类填报汇总,并计算出纳税“调增金额”和“调减金额”的合计数。并向主表A100000转入数据。
位置和用途:A105000是纳税调整总表,用于形成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纳税调整增加额”和“纳税调整减少额”的调整数据。
差异类型:时间性差异+性差异。
其它说明:本表数据有两大类,一类是下一级附表转入数,具体内容见相关附表讲解;一类是本表直接填写内容,对于本表直接填写的项目,多数为“账簿直接填列”和“账簿计算填列”。由于具体填写情况较为复杂,因此该填写类型分类为一般情形下的大致分类。
主要难点:(1)本表集中体现了企业所得税申报中的大难点之一——税会差异的分析、计算和填写。本表的直接填写项,需要逐项了解其税会差异的来源。这些差异可能来源于会计主体和纳税主体的差异、计量原则的差异、计量属性的差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税法原则的差异。(2)每一行纳税调整与纳税调减的取数和计算均来源于完全不同的税收政策,政策覆盖面广。
(二)收入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数据从哪里来?
为方便分类理解,我们根据数据的不同来源,将单元格区分为6种类型。其中,我们应主要关注来源于账簿,甚至还需分析计算后才能填写的内容(即“账簿直接填列”和“账簿计算填列”)。
除此以外,不少单元格是通过表内简单公式或者表间结转即可完成填写的。通过这样的分类,我们会发现,要看懂申报表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我们以不同颜色的单元格背景色对数据填报类型进行标准,大家学习过程中注意颜色去别,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数据来源类型。
1、综述
收入类调整项目第1行至11行中,共涉及4种表格填列方式,包括表内计算填列、关联表格填列、账簿直接填列和账簿计算填列。 下面我们主要对账簿直接填列和账簿计算填列两大类表格空进行重点说明。关联表格填列和表内计算填列是直接从关联表格取数或表内自动进行计算的,我们只作简要说明。.
2、视同销售收入、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投资收益、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
本表第2、3、4、9行的收入类调整项目,均直接从关联表格取数填列。
项目名称:视同销售收入、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投资收益
取数来源:第2行:视同销售收入的数据来源于A1050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
第3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数据来源于A105020《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
第4行:投资收益的数据来源于A105030《投资收益纳税调整明细表》;
第9行: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数据来源于A10504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
3、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
项目名称: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
取数来源:第5行只需填列第4列“调减金额”栏,该栏金额根据会计账簿数据计算填写。即,该处填报纳税人采取权益法进行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注意事项:填写此处的纳税人,应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才会填写此项。
4、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
项目名称: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
取数来源:第6行只需填列第3列“调增金额”栏,该栏金额根据会计账簿数据计算填写。即,按照税法的规定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金额与会计核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注意事项:填写此处的纳税人,应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才会填写此项。
5、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项目名称: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取数来源:第7行需填列第1、3、4列、“调增金额”和“调减金额”栏,“账载金额”栏根据会计账簿数据直接填写,即填写账簿记载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类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第1列<0,值填入第3列。第1列≥0,填入第4列。
注意事项:填写此处的纳税人,应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才会填写此项。
6、不征税收入
项目名称:不征税收入
取数来源:第8行需填列第3、4列“调增金额”、“调减金额”栏,该栏金额根据会计账簿记载的不征税收入数据直接填写。
注意事项:企业以前年度取得了财政性资金已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但是在5年内(60个月)未支出也未缴回财政部门或拨付的的,需将账上余额填入“调增金额”栏。
7、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
项目名称: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
取数来源:第10行需填列第1、2、3、4列,其中“账载金额”栏直接从会计账簿中取得,“税收金额”栏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折扣、折让金额以及销货退回业务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第1列减第2列,若余额≥0,填入第3列;若余额<0,则将值填入第4列。
注意事项:对于“销售退回”需关注企业执行的是什么会计制度,如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处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是一致的,不需调整。
(三)扣除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1、综述
扣除类调整项目第12行至30行中,共涉及4种表格填列方式,包括表内计算填列、关联表格填列、账簿直接填列和账簿计算填列。下面我们主要对账簿直接填列和账簿计算填列两大类表格空进行重点说明。关联表格填列和表内计算填列是直接从关联表格取数或表内公式自动进行计算的,我们只作简要说明。
取数来源:“”部分为下级附表或其他表填写后转入。“
”中的数据为表内公式自动进行计算获得。
2、业务招待费支出
项目名称:业务招待费支出
取数来源:第15行只需填列第1、2、3列,其中“账载金额”栏数据直接从会计账簿中取得;“税收金额”栏填写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金额;“调增金额”为第1列减第2列。
注意事项:该行第2列的金额为第1列的金额×60%与当年营业收入×5‰的孰小值。
3、利息支出
项目名称:利息支出
取数来源:第18行需填列第1、2、3、4列,其中“账载金额”栏直接从会计账簿中取得;“税收金额”栏填写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第1列减第2列余额≥0,余额填入第3列;第1列减第2列余额<0, 值填入第4列。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务的损失
项目名称: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产的损失
取数来源:第19行需填列第1、3列“账载金额”、“调增金额”栏,其中“账载金额”栏直接从会计账簿中取得,但其中不包含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用;“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的“账载金额”。
5、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
项目名称: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
取数来源:第20行需填列第1、3列“账载金额”和“调增金额”栏。
注意事项:“账载金额”栏填写会计账簿中记载的进入当期损益的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的“账载金额”。
6、赞助支出
项目名称:赞助支出
取数来源:第21行需填列第1、3列“账载金额”和“调增金额”栏。
注意事项:“账载金额”栏填写会计账簿中记载的进入当期损益的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赞助支出金额;“调增金额”等于第1列的“账载金额”。
7、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项目名称: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取数来源:第22行需填列第1、2、3、4列。
注意事项:“账载金额”栏填写会计账簿中记载的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金额;“税收金额”填写的是在“账载金额”基础上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第1列减第2列余额≥0,余额填入第3列;第1列减第2列余额<0,值填入第4列。
9、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项目名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取数来源:第24行需填列第3列“调增金额”栏。
注意事项:“调增金额”栏填写的从会计账簿中获取的符合条件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当期损益的费用化支出金额。
10、跨期扣除项目
项目名称:跨期扣除项目
取数来源:第26行需填列第1、2、3、4列。
注意事项:“账载金额”栏填写会计账簿中记载的计入当期损益的跨期扣除项目金额;“税收金额”填写的是在“账载金额”基础上确认的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第1列减第2列余额≥0,余额填入第3列;第1列减第2列余额<0,值填入第4列。
11、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项目名称: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取数来源:第27行需填列第1、3列“账载金额”和“调增金额”栏。
注意事项:“账载金额”栏填写会计账簿中记载的计入当期损益的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金额;“调增金额”等于“账载金额”。
12、党组织工作经费
项目名称:党组织工作经费
取数来源:第29行需填列需填列第1、2、3、4列。填报纳税人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发生的党组织工作经费及纳税调整情况。
注意事项:“税收金额”填写的是在“账载金额”基础上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四)资产类调整项目数据从哪里来的?
1、综述
资产类调整项目第31行至35行中,共涉及4种表格填列方式,包括表内计算填列、关联表格填列、账簿直接填列和账簿计算填列。 下面我们主要对账簿直接填列和账簿计算填列两大类表格空进行重点说明。关联表格填列和表内计算填列是直接从关联表格取数或表内自动进行计算的,我们只作简要说明。
本表第32、34行的资产类调整项目,均直接从关联表格取数填列。第31行由表内相关数据填写完毕后,表内公式自动计算得出。
2、资产减值准备金
项目名称:资产减值准备金
取数来源:第33行需填列第1、3、4列“账载金额”、“调增金额”栏和“调减金额”。
(五)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数据从哪里来的?
项目名称: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
取数来源: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项目为本表第43行,应填写本行第3、4列“调增金额”和“调减金额”栏。该填写项全部由账簿计算填列。注意事项: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特别纳税调整规定自行调增的当年应税所得;第4列填写纳税人依据双边预约定价安排或转让定价相应调整磋商结果的通知需要调减的当年应税所得。
(六)填写不征税收入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勾稽对象: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8行第4列“(七)不征税收入”的“调减金额”与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第20行“政府补助利得”的金额存在勾稽关系。
名词解释:勾稽关系,是指此处计算出的数字,与汇算清缴套表中其它表格之间存在的对应逻辑关系,如果产生了不适当的不等于、大于或者小于关系则说明填写出现了错误,可能存在涉税风险。
名词解释: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收入总额中不需要征税的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勾稽关系: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8行第4列“(七)不征税收入”的“调减金额”应当≤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第20行“政府补助利得”的金额
勾稽分析: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8行第4列“(七)不征税收入”的“调减金额”填报的是符合税法规定不征税收入条件并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且已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第20行“政府补助利得”的金额填报的是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一般来说纳税人的不征税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的二级明细科目,也就是“政府补助利得”确认为当期损益,因此不征税收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也就是税法规定可调减的金额)是包含在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利得之中的。
(七)填写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勾稽对象: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9行“(七)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务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与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第23行“(七)罚没支出” 金额存在勾稽关系。
勾稽关系: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9行第1列“(七)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的“账载金额”应当≥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的第23行“(七)罚没支出”的金额。
对于罚没支出,因生产经营需要而产生的应计入成本和费用,而违法违规的处罚应计入营业处支出。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9行“(七)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务的损失”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的是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当期损益的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产的损失,但不包括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罚款和诉讼费。也就是与生产经营需要无关的罚没支出,因此,该项数据应来源于“营业外支出”的二级明细科目当期发生额的累计数。这与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第23行营业外支出中的“(七)罚没支出”金额的来源是一致的。
如果纳税人所填两项数据不符合此勾稽关系,则可能存在填报错误。
(八)填写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勾稽对象: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7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第1列“账载金额”与A10000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表)》第8行“公益价值变动收益”金额存在勾稽关系。
勾稽关系: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7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第1列“账载金额”应当=A100000《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表)》第8行“公益价值变动收益”金额。
这是针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的项,两项的数据来源相同,均来自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数额的直接填列。因此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关系。否则,只能说您存在计算上的错误。
(九)填写赞助支出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勾稽对象: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21行“(九)赞助支出”中第1列“账载金额” 与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第22行“(六)赞助支出”的金额存在勾稽关系。
勾稽关系: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21行“(九)赞助支出”中第1列“账载金额”应当≥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第22行“(六)赞助支出”的金额。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21行“(九)赞助支出”中第1列“账载金额”数据来源于“营业外支出”或其他成本费用科目二级明细科目记录赞助支出的会计数据,如不增加赞助资产本身的价值的评估费用、捐赠仪式费用等小额费用,可计入管理费用。
因此,比起仅填报“营业外支出”中的赞助支出的A102010《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第22行只可能多不可能少。
(十)填写职工薪酬时需要注意与哪张表的勾稽关系?
勾稽对象: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4行“(二)职工薪酬”第1列“账载金额”与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第1行“职工薪酬”第1列“销售费用”及第3列“管理费用” 存在勾稽关系。
勾稽关系:
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4行“(二)职工薪酬”第1列“账载金额”≥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第1行“职工薪酬”第1列“销售费用”+第3列“管理费用”
表A105000中“职工薪酬”的“账载金额”数据来源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业务及管理费”等成本费用科目的二级科目记录数据。
而A104000表中“职工薪酬”数据则仅来源于会计账薄中本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下二级科目的记载金额。
由于数据统计范围的不同,前者的金额理应大于等于后者。如果出现小于的情况,则可判定数据的填报存在错误。
(十一)填报指引
1.第6行“(五)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第7行“(六)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
第五十六条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2018年8月15日,财会〔2017〕7号
第十九条 按照本准则第十七条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按照本准则第十八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