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活动中,总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受利益驱使,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逃避纳税义务。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破坏了税收制度的严肃性和性,更严重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此次税务严查行动,旨在全面整顿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类税收违法行为,让每一个纳税人都能切实履行纳税义务,确保税收制度的公正执行,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健康。在此次严格的税务严查背景下,纳税人必须对以下9种行为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心存侥幸。
1
收入申报不实
隐匿、少报收入,或通过阴阳合同等手段隐瞒真实收入,是常见的偷逃税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税收法规。
例如,一些企业设置内外两套账,企图以此隐瞒收入、逃避纳税;还有一些高收入人群,通过签订阴阳合同,将部分收入隐藏在合同之外,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2
虚开发票
虚开发票指的是为他人、为自己开具,或者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以及介绍他人开具此类发票的行为。
有些企业为了增加成本、减少利润,通过虚开发票来虚构交易;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从事虚开发票的勾当,以此谋取非法利益。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虚开发票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3
伪造费用列支
企业伪造或夸大费用列支,以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是一种常见的税收违法行为。
一些企业通过虚构业务、伪造发票等手段,将不存在的费用或与经营无关的费用列入成本,试图降低税负。比如虚构员工工资、虚报差旅费、伪造办公用品采购发票等。
4
违规税收优惠申报
一些企业或个人通过伪造资料、虚假申报等方式骗取税收优惠,比如,有的企业虚构研发项目,伪造研发费用支出凭证,骗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还有的个人通过虚假申报,骗取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些行为违背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初衷,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5
不合规的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企业与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一些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逃避纳税义务,比如通过不合理的定价,将利润从高税负地区转移到低税负地区,或者将成本从低税负地区转移到高税负地区。
6
个人所得税异常申报
个人所得税申报中的异常行为,如工资薪金与实际收入不符、劳务报酬未依法申报等,也将受到重点关注。
依法申报个人所得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仍有一些人试图通过隐瞒收入、虚报扣除项目等方式逃避纳税。比如,一些高收入人群将工资薪金转化为劳务报酬;还有一些人通过拆分收入、使用他人身份信息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
7
长期零申报或负申报
企业长期零申报或负申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等问题,这种不合理的申报行为会引起税务机关的高度关注。正常经营的企业,长期没有收入或持续亏损是不符合常理的。
一些企业为了逃避纳税,故意进行零申报或负申报,试图蒙混过关。然而,随着税务监管的日益严格,这种行为很容易被发现。
8
库存账实不符
库存账实不符是指企业的库存账目记录与实际库存数量、价值不一致。一些企业可能通过虚假库存调节利润、逃避纳税,比如虚构库存增加成本,或者隐瞒库存减少收入。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也破坏了税收征管秩序。企业应加强库存管理,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库存账实一致,避免因库存问题引发税务风险。
9
频繁公转私
企业频繁进行公转私操作,存在诸多风险,可能被认定为偷逃税款、洗钱等。一些企业把企业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以逃避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还有一些企业利用公转私进行非法资金往来,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企业在进行资金操作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资金管理,避免因频繁公转私引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