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的流程和方法具体规定如下:
流程试验启动阶段
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新药正式进入人体试验前,相关临床前数据必须提交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经严格评估、审核,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充分保证的情况下,才能批准临床试验的开展。
制作研究者手册:包括理化性质、药理、药化、药效、毒理以及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制作研究者手册。
筛选主要研究者:在NMPA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系统中,筛选医院(一般来说不是整个医院而是某个科室),然后选择合适的主任级医生。
试验文件准备:会同CRO、申办者、主要研究者,共同制定临床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知情同意书样本、原始文件;CRO制定临床试验中其他用表。
其他研究者筛选:从NMPA临床试验备案系统中选择其他可能的研究者,可根据首研者的推荐以及公司曾经合作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召开多中心临床方案认论会(研究者会议):讨论试验方案、CRF等。
取得伦理委员会批件:按照GCP的要求,所有临床试验必须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实际进行临床试验时,首先必须取得牵头单位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其他参加单位是否要过伦理根据各家单位的具体要求而定。伦理委员会将对有关批件、药检报告、研究者手册、知情同意书样本、试验方案(protocal)、病例报告表进行审批。
试验药品准备:督促申办方进行试验用药品的送检;生物统计师设计随机分组方案;根据随机分组方案,设计药品标签;设计应急信件。药品包装为每一个受试者准备好一盒药物,药盒上贴好标签,并装入相应的应急信件。
各种物品印刷和准备:包括CRF、知情同意书、患者日记、标签、药盒、礼品等。
各方签订协议:严格按照《临床试验合同管理规范》的要求签署协议,主要包括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期间的治疗、检查、保险、费用等。
召开临床试验启动会(启动访视):事后书写访视报告,会议内容包括试验人员培训,以达到统一标准的目的,以及试验相关文件、表格、药品分发到各研究者。
在临床试验登记平台进行登记:凡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并在我国进行临床试验(含生物等效性试验、PK试验/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I、Ⅱ、Ⅲ、IV期试验等)的,均应登陆信息平台(网址: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index.html),按要求进行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登记内容包括临床试验批件的复印件、己确定的临床试验方案、临床试验负责机构及主要研究者姓名参加研究单位及研究者名单、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书、知情同意书样本、CRF样本。
试验实施阶段
受试者筛选:严格按照试验的研究计划和方案进行研究对象的筛选,以确保研究对象完全符合试验计划规定的标准。
知情同意(ICF)签署:在评估过程中,患者将被充分告知试验的所有方面,包括潜在的风险和益处。如果患者同意参加,他们将签署知情同意书,这是一个法律文件,表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所有相关信息,并自愿参加试验。
治疗观察:参与者将根据试验设计接受特定的治疗计划,这可能包括服用药物、接受治疗或使用医疗设备。
病例报告(CRF)记录:逐日(住院病例)或按规定时间(门诊病例)填写病例记录表。
严重不良反应(SAE)的处理、记录和上报:检查SAE(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报告程序是否符合GCP及标准操作规程(SOP)要求报告及时间,是否通知申办者、NMPA、伦理委员会、其他研究者)和跟踪;SAE页填写情况(是否记录了不良事件的种类、描述、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相关症状、轻重程度、发生频度、所做检查和治疗,记录规范、处理是否及时);SAE处理(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医疗保护或适当的经济补偿、是否停药);确认是否与试验药物相关;是否需要开启应急信封;跟踪不良事件的终结果;监查所有不良事件的临床资料,再次查看知情同意书;注意个人隐私,受试者在试验中的编号,不暴露其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
受试者随访:治疗结束后,参与者将继续接受随访,以评估长期效果和安全性。随访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将根据试验的具体要求而定。
药品管理:按照《药品接收、保存、分发、回收、退还SOP》清点剩余药品,退还申办方。
文件接收:收齐所有资料,按试验方案中的规定进行统计、分析。
试验结束阶段
数据清理、统计分析和结果解读:试验结束后,研究者进行数据清理、统计分析和结果解读。
编写试验报告和研究论文:按申报要求写出临床试验总结,连同各参加单位的分总结,送申办者。
提交给相关机构和期刊:相关机构(如国家药品监管机构)会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审查。
申请试验结果的公开发布和药物上市许可:如满足要求,研究者可申请试验结果的公开发布和药物上市许可。
临床试验归档:参照《药物临床试验归档目录》整理资料,交机构档案室存档,保存至上市后5年。
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这是常用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随机分配受试者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随机化方法包括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化等。
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等,主要用于观察和描述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交叉试验:受试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然后比较其结果。
析因试验:同时评估多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确定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优效性试验:评估新药或干预措施是否优于现有标准治疗。
耐受性试验:评估新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