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iii、iv期临床试验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一个典型药物的“前世与今生”。我们都知道新药是由研发部门负责开发的。研发(r&d
)其实包括研究(research)和开
发(development)两个部分。笼统地讲,研究通常包括的是实验室的工作,而开发通常指实验室之外的工作。从时间上讲应该是研究在前,
开发在后。但是,二者又是有机地联系的。很多时候,需要倒过来从开发的角度去指导研究。比如,一个新药的开发初期,往往需要新产品部
门或者市场部给出这个产品市场前景的意见,以决定是否上一个新药项目。
一个新药的筛选是一个漫长的烧钱的过程。对于一个全新的化合物而言,通常要经历化合物筛选、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等一系列筛选的过程,
大约从上万个化合物种筛选出5-10个有希望的化合物,学名叫“先导化合物”。这5-10个化合物经过“海选”,脱颖而出,符合有效、安全、
可以被做成制剂等特点。
由于药物Zui终的使用者是人,因此用人体作为试验对象的临床试验也是必须的。考虑到一个药物可能被千万人使用,因此十分必要有一些志愿
者接受新药的试验。因此,受试者对于医疗事业的进步的贡献是巨大的(尽管他们并不完全了解这一点),我们应该对他们保持敬意,并且Zui
大限度地去维护他们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权益。当然,政府和法规部门早已制订了严格的、详细的临床研究规范来确保受试者的权益,这也
就是我们通常讲的gcp。
在gcp
这盏明灯的指引下,临床研究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开展。先是i期试验,主要是针对健康受试者,人数20-30人左右。i期研究主
要考察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也就是测量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的情况,同时考察药物的安全性,以及确定药物的剂量。如果i
期
研究证明药物安全,就需要进入ii期临床。ii期需要初步探索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样本量大约200例左右(包含对照组)。如果ii期结果良
好,就进一步进入iii期临床,这时样本量需要进一步扩大,常常需要几千例。注:在中国进行注册临床,设计基本上都是随机双盲对照,基
于统计学的计算样本量。但是Zui少不得少于200例,这是硬性规定。在美国通常需要进行iii期的临床验证作为新药申请的依据。也就是说,通
常i、ii、iii期的临床试验属于新药临床,数据主要是支持新药上市申请的(new drug
application)。而所谓的iv期临床试验则属于上市后
临床研究。也就是说,这个药品已经在销售了,但是处于对于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性进一步的考察,设计的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大家可以看到,从i期到iv期的临床研究,样本量逐渐放大。同时试验设计从“控制环境”逐渐转化到“现实环境”。所谓控制环境,可以理
解为入选/排除标准严格,设置对照,以排出干扰因素,保证结果的“鲜明性”。打个比方,让宋祖英同学穿了蓬蓬裙,站在舞台上唱歌,台
下西装革履的观众静静地欣赏,这样才能够体会到她歌声的高亢婉转。但是如果把宋阿姨放在一个喧闹的菜市场里,穿的和卖菜阿姨并无二致
,那么恐怕大家只会觉得她比隔壁二妞唱得强不了多少。这个时候,如果宋阿姨的歌(假设大家不知她是名人)仍然可以吸引人驻足喝彩甚至
愿意付钱欣赏,那么可以说她的嗓子真的好听,是真艺术。也就是说,现实环境下药物的使用通常比控制环境更复杂,但也更能反映现实情况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是也。
由于个体差异,再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也无法证明这个药对于每个人都是安全、有效的(唯一能够证明的是让全世界的人都服用这种药物,然后
考察其疗效)。只是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这个保险系数越高,但是无法达到。这也意味着对于药物安全有效性的考察即使在上市销售后也
没有停止过。从某个角度讲,上市销售也是一种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不是吗?(p.s.
想想默克万络召回事件和康泰克事件)。
临床试验:http://www.osmundacn.com/channel/28
临床试验流程:http://www.osmundacn.com/channel/47
临床试验监察:http://www.osmundacn.com/channel/53
医疗器械注册:http://www.osmundacn.com/channel/29
医疗器械咨询:http://www.osmundacn.com/channel/31
相关产品:临床试验
所属分类:
中国商务服务网 /
国内公司注册本页链接:http://product.11467.com/info/2811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