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公司
首份税表触发时点:公司成立后第18个月。例如,2025年4月注册的公司,首份税表需在2026年10月前提交。
申报窗口:收到税局发出的利得税表(IRRN 51表格)后,需在3个月内提交审计报告并完成税务计算。
存续公司
D类(3月31日年结):盈利企业Zui长可延期至当年11月15日,亏损企业Zui长延期至次年1月15日。
N类(其他日期年结):收到税表后1个月内完成申报,无延期权限。
M类(12月31日年结):报税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7日。
年度税表发放日:每年4月1日(2025年税表已通过“税务易”电子平台批量推送)。
申报期限:自接收税表起1个月内必须递交,逾期将触发滞纳金。
年结日与延期申报:
未收到税表的情况
即使未收到税局通知,企业仍需按财务年结日(可自主设定3月31日或12月31日)主动完成审计报税,避免被认定为恶意逃税。
二、报税流程收到报税表
首次报税:一般在公司注册后18个月内收到税表。
常规报税:每年4月1日开始发出报税表。
准备财务资料
审计报表:如营业额超200万港币为强制审计。
利得税申报表(BIR51):需填写会计师执业编号及审计单位资质。
相关附表:如离岸利润声明等。
提交报税材料
需在一个月内提交(首次可申请延期)。
可通过纸质或电子方式提交,建议通过税务局“税务易”平台提交,申报时间可缩短50%。
缴纳税款
税务局发出评税通知后,通常分两期缴交(11月与次年1月)。
三、关键注意事项审计报告要求
所有税务申报必须附审计报告,否则将被视为不完整申报。
审计报告必须由公司董事及审计师双方签署确认。
零申报时代终结
自2023年起,香港税务局不再接受口头形式的“零申报”。
所有处于注册状态的公司(不论是否有营业、是否开设银行账户),均需附带税表一并提交审计报告。
电子化与数字化工具
2025年起,电子审计报告将全面推行,建议企业建立数字化财务系统以适应这一变化。
使用QuickBooks、Xero等云端会计软件,实现财务数据与审计流程的实时同步。
罚款与风险
逾期提交税表,Zui高罚2.5万港元+欠税3倍附加费。
董事股东可能被列黑名单、银行账户冻结、公司强制注销,甚至面临法院传票和刑事责任。
四、合规建议提前规划
新成立的香港公司需在18个月内确定年结日,建议优先选择3月31日或12月31日作为年结日,以获得更长的报税准备期。
提前3个月启动审计准备,确保资料齐全。
选择专业机构
委托持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和报税,确保合规性。
选择审计机构时,务必查验其TCSP牌照和CPA注册编号。
日常资料整理
在日常运营中,注意原始交易所的留存与整理,确保报税时能提供完整的银行月结单、合同、发票等原始凭证。
养成及时下载月结单的良好习惯,避免后期补领产生额外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