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审内容与时间节点
商业登记证更新:公司成立满一年后,需在周年日前更新商业登记证,有效期一年,逾期将面临300港币罚款。
周年申报表(NAR1):公司成立周年日后42天内提交,详列股东、董事、地址等信息,超期罚款阶梯式上涨(42天-3个月罚870港币,9个月后达3480港币)。
注册地址与法定秘书续期:确保注册地址有效,法定秘书需为持牌机构,负责提交周年申报表等文件。
常见误区与风险
年审≠审计:年审是行政手续,审计是财务申报,两者需分开处理。
逾期处罚:长期不年审可能导致公司被强制注销,董事面临法律诉讼、出入境限制及银行账户冻结风险。
低价陷阱:部分中介以低价吸引客户,但后期可能加收“隐藏费用”或服务不专业,建议选择合规的秘书公司。
自检清单
检查商业登记证到期日,避免失效。
确认秘书公司是否持牌,避免因秘书公司不合规导致年审失败。
提前1个月准备年审资料,避免假期或文件延误。
二、审计避坑指南审计内容与流程
无保留意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
保留意见:对某些事项存在疑虑。
否定意见: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无法表示意见:缺乏足够审计证据。
账目整理与录入:收集银行月结单、购销合同、发票等资料,录入会计系统形成账目。
财务报表编制:根据账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独立审计:持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类型:
常见问题与风险
虚假宣传:部分机构声称无需提供完整票据即可出具审计报告,此类报告缺乏真实性,可能引发税局和银行质疑。
掩盖或歪曲事实:如将账户当作代收代付工具,或虚构业务,易被揭穿并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