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 《GB/T 17657-2022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中 浸渍剥离性能检测 的详细标准解读及操作指南:
一、适用范围检测对象:胶合板、细木工板、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等。
检测目的:评估板材在潮湿环境下胶层抗剥离能力,反映其耐用性和胶合质量。
二、检测标准与方法 1. 检测依据GB/T 17657-2022 第4.18章「浸渍剥离性能试验」。
ISO 16983:2016 (国际等效标准,参考用)。
2. 仪器与试剂恒温水浴槽 | 控温精度±1℃,范围20~100℃。 |
游标卡尺 | 精度0.02mm,测量剥离长度。 |
干燥箱 | 温度范围50~150℃,控温±2℃。 |
试件制备工具 | 锯切设备(确保试件边缘平整,无毛刺)。 |
尺寸:长75±1mm × 宽75±1mm × 原厚(厚度≤25mm时保持原厚,>25mm时对称锯切至25mm)。
数量:每组至少6个试件(纵向、横向各3个)。
预处理:试件在23±2℃、50±5% RH环境下平衡至恒重(质量变化≤0.1%)。
三、检测步骤浸水处理:
将试件垂直浸入63±1℃的恒温水浴中,水面高出试件上端20mm。
浸泡时间:3小时±5分钟(胶合板)或 4小时±5分钟(饰面板)。
干燥处理:
取出试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放入50±2℃干燥箱中烘6小时±15分钟,再移至23±2℃环境冷却30分钟。
剥离长度测量: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各边胶层剥离长度(jingque至0.1mm)。
计算每边剥离率:
剥离率=剥离长度试件边长×剥离率=试件边长剥离长度×
四、判定标准普通胶合板 | 每边剥离率≤25%,且任一试件总剥离长度≤50mm。 |
细木工板 | 每边剥离率≤10%,无整层剥离。 |
饰面人造板 | 无分层、鼓泡,饰面层剥离率≤5%。 |
边缘处理:
试件切割后需用砂纸打磨边缘,防止毛刺影响测量。
温度控制:
水浴温度超过65℃可能导致胶层软化,需严格控制在63±1℃。
数据记录:
需记录Zui大剥离长度及剥离位置(如板芯、饰面层等)。
六、常见问题与对策整层剥离 | 胶合强度不足或胶水耐水性差 | 更换耐水胶黏剂(如酚醛树脂)。 |
局部鼓泡 | 热压工艺不均匀 | 调整热压温度、压力或时间。 |
边缘剥离率过高 | 试件切割损伤 | 改进锯切工艺,避免边缘崩茬。 |
GB/T 9846-2015 《普通胶合板》
GB/T 34722-2017 《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和细木工板》
ASTM D1037-12 《人造板性能测试标准》(美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