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 | 12个月以上 | 产品标准号 | GB/T22111-2008 |
储藏方法 | 符合贮存条件可长期保存 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异味、无污染 | 等级 | 优 |
规格 | 7克/袋X16袋/盒 | 净重 | 110克 |
绿色食品 | 是 | 内包装 | 铁盒 纸袋 |
品牌 | 茶人张 | 商品条形码 | 69405190 |
生产厂家 | 云南省临沧市星星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生产日期 | 2011年 |
售卖方式 | 包装 | 特产 | 是 |
外包装 | 纸箱 75盒/箱 | 卫生许可证 | QS533514010302 |
新奇创意项目 | 方便饮用 | 有机食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产地 | 云南 | 产品类别 | 普洱茶 |
典藏二十年普洱茶limited edition 20 years vintage puerh tea(raw)
此茶经自然陈化,茶色褐红油润,茶汤红艳透亮呈宝色,香气浓郁幽长,滋味甘滑醇厚,韵味细腻,回甘长,是为上乘普洱之佳品。
this tea has gone through natural aging. smooth leaves with
brown-red luster. brewed tea is as bright as a precious ruby and
aroma is subtle and elegant. lush tea with sweet, round and mellow
flavor producing a long rich aftertaste. truly a supreme quality
pu-erh tea.
冲泡方法:
1,将过滤泡袋茶包放入洁净茶杯中,注入200毫升沸水冲泡,3分钟即可品饮,并可连续冲泡数次。
2,按功夫茶冲泡方式冲泡,将过滤袋撕去冲泡或将过虑泡袋茶包置入洁净茶具中冲泡。
brewing methods
如何辨别“旧普洱茶”,所谓“旧普洱”就“熟茶”而言,是指人工渥堆发酵后制成的普洱茶,再经过一段时间储存,而形成自有品味风格的普洱茶;另外,也有晒青毛茶和紧压茶不经人工渥堆发酵。而通过一定环境里的储存,让其缓慢“转红”(其实质是一个缓慢氧化,发酵过程),形成自有品味风格的普洱茶。“旧普洱”,“陈年普洱”,“老普洱”“不知年普洱”等指的是这类茶。其品质特征:外形乌润或褐红(猪肝色)有光泽,略带灰白色;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陈香浓郁;滋味醇滑,有暖甜的韵味。醇指味清爽带有甜味,滑指汤汁稠密有质感。
旧的紧压茶的品质特征:外形色泽褐红或乌润有光泽,有的略带灰白色,但整体面上看有油润的感觉;汤色红艳明亮(上好的‘旧普洱’茶汤红艳明澈,生动艳丽呈宝色);香气陈香浓郁幽长;滋味醇厚甘滑(不苦,不涩,略带收敛性),有暖甜的韵味,入口有扩张力(饱口),回味持久;叶底褐红,有光泽。概括四个字:甜暖净活。
幸遇“皇家贡茶”
云南省茶业协会 张勤民
春暖花开的三月天,受北京茶叶总公司彭广义经理邀请,有幸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量检验中心主任骆少君老师以及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邵宛芳教授一起前往北京,参加对北京茶叶总公司珍藏的“皇家贡茶-——金瓜贡茶”的审评。
尽管之前对“金瓜贡茶”有过一些书面的了解,当要直面这样一个身上写满历史的宝物,不免心存惊喜充满期待。
据史料记载,云南普洱茶列为贡茶始于清代。因茶味、茶性不同于小叶种茶,深得皇家青睐,被视为珍品。贡茶选料极为考究,“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清人阮福《普洱茶记》。贡茶花色共计八色,即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重团茶以及芽茶、茶膏和饼茶。
北京茶叶总公司此次审评的“金瓜贡茶”重2418克(2004年曾被审评过),应是史料记载的五斤重团茶。此茶可谓“命途多舛”:在此之前,昔日的皇家贡茶不知在故宫的深宫大院里度过了多少落寞的岁月之后,虽然贵为贡品,但作为饮品的特性决定了“贡茶”不能享有其它诸如古瓷字画珠宝玉器之类贡品所享有的尊贵或地位,而只能像“弃妇”一样被遗忘、冷落。1964年,“金瓜贡茶”与其它紧压茶一起从故宫被清理了出来交予北京茶叶总公司。它们不会想到重见天日之时即是毁灭之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尽管人们对存放日久的“贡茶”是否还能饮用心存疑虑,还是本着节约的原则还是将这些尘封多年的贡茶碾碎了做成“固形茶”。也许“皇家贡茶”命不该绝,当时北京茶叶总公司的技术员付明环先生竟随手拿了几个“金瓜贡茶”放到茶叶审评室,才有了今天的“幸存者”。孤独的“幸存者”在北京茶叶总公司一呆又是半个世纪,直到普洱茶威名大震的今天,终于又“重见天日”。
历尽沧桑的“皇家贡茶”静静地等在那里,虽满眼锦绣,但早已荣辱不惊。“金瓜”从一个圆形盒子里轻轻推出,紧裹的锡薄纸被轻轻褪去,尘封百年,隽刻着厚重历史的贡茶,终让后人领略了“庐山真面目”:整个金瓜外形圆润敦实,外表光滑,面色红润深沉,芽毫饱壮;底部色泽红润泛油光。瓜的中部有一个小标签,上书“卄七年复查第11号”的字样。据推断,此属民国二十七年所作的标记。再以普洱贡茶主产地倚邦茶史资料所书“光绪三十四年,由于地方混乱,盗匪蜂起,贡茶停止交纳”来推断,此贡茶的诞生应早于“光绪三十四年”。精雕细琢的外形加上经年历久的流光,无不彰显着“金瓜”的珍贵。曾几何时,皇家贡茶对普通人来说是多么遥不可及,既无缘也无福亲近。而今机缘让我得以零距离亲近,怎不叫人充满期盼——百年的时光,看似随意的“皇家金瓜贡茶”将会展示它怎样独特的魅力?
充满期待的三分钟过去,“金瓜”的茶汤被沥出:红似琥珀、浓艳剔透。再闻其香,多年积累的对普洱老茶香气的认知的记忆被唤醒,“陈醇娇健”、“泛香同老墨”、“内香潜发”……一个个感觉在脑海中闪现“陈韵”……对,“陈韵”!经过时间的洗礼,历尽风雨的“贡茶”让我们领悟的正是这种“胜绝她芳”的陈韵。这种陈韵不仅体现在香气上,还体现在其滋味中。其味“香醇陈滑、甜暖静活、馨润可喜”,让自恃喝过一些老茶的我很感诧异,百年的风雨洗礼非但没有使茶味有颓败之感,反觉稳厚丰富。茶汤中呈现的丰富而宁静的世界似乎让人忘却了我们正生活其中的忙碌、喧闹、浮燥。饮后如春雨润物,无所不至,浸痕难消。有一种复合的满足感,既是生理的、也是精神的。想到自己二十余年与普洱茶为伍,现在托茶叶前辈的福,竟能幸遇这样的珍品,令人感慨万般,思之幸甚。
与“皇家贡茶”的幸遇,可谓“万幸而及时”。更坚定了自己这些年的信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能够喝到不同时期的普洱茶!普洱茶的魅力在于变化,在于保健,在于口味,在于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品尝饮用之余能保健身体,且茶叶品质还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愈陈愈香,愈陈愈贵,这就是普洱茶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如若单纯炒作概念,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普洱茶的文化和魅力?皇家贡茶向人展示了它经百年风雨仍具有的独特魅力。虽然百年贡茶非人人能遇,几十年的老茶也可遇不可求,但推崇口味、让更多的人饮用普洱茶,了解不同时期的普洱茶,体会普洱茶随时间变化产生的无穷魅力,应是作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圆满合理的归宿!
二00七年六月六日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