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推广式软文”这点事儿。我也是两眼一抹黑,手里有点东西想让人知道,可又不想花大钱砸那种硬邦邦的广告,看着就膈应人,人家也烦。
我的瞎折腾起点那时候我弄了个小兴趣班,线上的,教点自己摸索出来的小技能。东西是好东西,可没人知道,急得我抓耳挠腮。想过去发传单?太老土了。想过去平台投广告?一看那价格,我的妈呀,我这点小本经营,投进去连个响都听不见就没了。
后来我就寻思,得换个法子。总看到有些文章,看着像是在分享经验、讲故事,看到或者字里行间,才发现“噢,原来是在推个啥啥啥”。当时我就想,这玩意儿有点意思,不那么赤裸裸,说不定能行。
开始动手写,磕磕绊绊说干就干。我坐下来,打开电脑就想写。结果?写出来的稿,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要么就是憋了半天,写得跟产品说明书似的,干巴巴的,一点人情味儿没有。要么就是拐弯抹角,绕了半天,人家压根不知道我想说更别提我那小兴趣班了。
我琢磨了好几天,看了不少别人写的所谓“软文”。发现那些写得好的,都不是硬塞,而是把你想推的东西,很自然地融到故事里,或者一个有用的经验分享里。让人家看完觉得“这个有用”,或者“这个故事有意思”,顺带着就把你的东西给记住了。
于是我就调整思路。我开始回忆自己为啥要开这个兴趣班,学这个技能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坑,又是怎么解决的。我就把这些经历写下来,写得尽量口语化,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在讲到某个关键点的时候,我就顺势提一下“后来我把这些经验总结了下,开了个小班,专门帮大家少走弯路”,就这么一句,点到为止。
发出去了,效果怎么样?写好了几篇,我自己读了好几遍,感觉没那么像广告了,更像是个经验分享。然后我就把这些文章往一些我常去的论坛、兴趣小组里发。也没抱太大希望,心想,总比啥也不干强。
没想到,反响还真不错。不像以前我偶尔试着发个硬广,要么被删,要么没人理。这些“故事”发出去,底下开始有评论了。
有人说“楼主说得对,我也遇到过这问题!”
有人问“你那个小班具体怎么回事?能详细说说吗?”
我发现这么做,有几个好处:
,省钱。这几乎没花我一分钱广告费,就是费了点时间和脑细胞。比起那些动辄几千上万的广告投放,这成本低太多了。
第二,人家不反感。你不是上来就推销,而是先给人家提供点价值,比如一个有用的经验,一个小故事。人家看了觉得有收获,自然对你和你顺便提到的东西没那么抵触。
第三,效果能持续。不像广告,投了,明天预算没了就停了。我发的那些文章,只要那平台还在,就一直有人能搜到,能看到。隔三差五的,就有人通过那些老文章找过来咨询。这不就等于是个长期的小喇叭嘛
慢慢地,通过这些“藏着掖着”的文章,我那小兴趣班也算是有了一点点名气,来的学员也都是真心觉得内容对他们有帮助的。这可比硬砸广告来的用户多了。
我的小总结要我说,这“推广式软文”就是个用心不用力的活儿。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站在看的人的角度去想,他们想看什么,他们烦什么。把你想推的东西,巧妙地包装一下,让人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甚至喜欢上。这可比直愣愣地喊“快来买我的东西”要高明得多,也有效得多。我这实践下来,觉得这路子能走通,至少对我这种小打小闹的来说,是个挺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