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剩物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检测涉及多个关键指标,以确保其质量和燃烧性能符合标准(如GB/T 28732-2012、EN 14961等)。以下是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主要检测指标
物理特性
粒径与密度:颗粒直径(通常6-10mm)、长度(≤4倍直径)、堆积密度(≥600kg/m³)。
机械耐久性:抗碎强度(运输中不易破碎,通过转鼓测试后残留率≥97%)。
水分含量:≤10%(过高影响燃烧效率,易霉变)。
化学成分
灰分:≤1.5%(灰分越低,燃烧效率越高,减少结渣)。
挥发分:≥65%(高挥发分利于点火和燃烧稳定性)。
固定碳:反映燃烧持久性。
硫、氯含量:硫≤0.07%、氯≤0.02%(减少腐蚀和污染)。
热工性能
发热量:高位发热量(HHV)和低位发热量(LHV),通常要求≥16MJ/kg。
灰熔点:≥1200℃(防止炉内结渣)。
环保与安全
重金属含量:符合《GB/T 30725-2014》限值(如铅、镉等)。
燃烧排放:检测CO、NOx、SO2等污染物(参考《GB 13271》)。
二、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
水分:烘箱干燥法(105℃恒重)。
灰分:马弗炉灼烧(815℃至恒重)。
发热量:氧弹量热仪。
元素分析:CHNS/O分析仪(碳、氢、氮、硫等)。
工业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NIRS)用于水分、热值的快速预测。
便携式硬度计测试颗粒抗压强度。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
灰分过高
可能原因:原料含泥沙或树皮过多。
解决:加强原料清洗或筛选。
颗粒易碎
可能原因:压缩比不足或水分过低。
解决:调整成型压力或添加黏结剂(如淀粉)。
燃烧不充分
可能原因:挥发分低或颗粒密度不均。
解决:优化原料配比(如增加木质纤维比例)。
四、标准参考
中国:GB/T 28732-2012(木质颗粒燃料)、NY/T 1878-201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国际:EN 14961(欧盟)、ASTM E873(美国)。
五、注意事项
采样代表性:按GB/T 28732要求,从批次中多点取样混合。
存储影响:长期储存需防潮,定期复检水分和热值。
通过系统检测,可确保三剩物(林业采伐、加工、造材剩余物)制成的颗粒燃料满足工业或民用需求,同时降低环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