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3372-2020《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对各类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限量值作出明确规定,旨在减少胶粘剂使用过程中 VOC 的排放,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
该标准的检验工作对于确保胶粘剂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至关重要,下面从多个方面对其检验要点进行详细解读。
一、检验项目
(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测定
这是 GB 33372-2020 检验的核心项目。不同类型的胶粘剂,如溶剂型胶粘剂、水基型胶粘剂、本体型胶粘剂等,其 VOC 含量的测定方法和限量要求存在差异 。例如,溶剂型胶粘剂因本身含有有机溶剂,其 VOC 限量相对严格;水基型胶粘剂以水为分散介质,限量值则相对宽松。
(二)特定有害物质限量检测
除了 VOC 含量,标准还对部分胶粘剂中的苯、 + 二 + 乙苯、游离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限量作出规定。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如苯是已知的致癌物质,游离甲醛会刺激呼吸道,因此多元化严格控制其在胶粘剂中的含量 。
二、检验方法
(一)VOC 含量测定方法
溶剂型胶粘剂: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通过将胶粘剂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利用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分离时间的差异,对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 VOC 的含量。
水基型胶粘剂:通常采用差值法测定。先测定胶粘剂的总质量,再通过烘干等方式去除水分和不挥发物,计算出挥发物的质量,进而得出 VOC 含量。
本体型胶粘剂:根据其特性,可能采用顶空 - 气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测定,以准确获取 VOC 的含量数据。
(二)特定有害物质检测方法
苯的测定:同样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苯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与标准物质进行对比,从而测定胶粘剂中苯的含量。
+ 二 + 乙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是常用手段,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对这三种物质的有效分离和准确测定。
游离甲醛的测定:一般采用乙酰分光光度法。在一定条件下,游离甲醛与乙酰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通过测定该化合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游离甲醛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