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检测和废水检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水质、确保排放达标、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相关内容的系统总结:
1. 检测对象
污水:主要指生活污水(如居民区、商业区排放的废水)和部分工业污水,含有机物、病原体、洗涤剂等。
废水:更广义,包括工业废水(含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农业废水(农药、化肥)和医疗废水(药物残留、病原体)。
2. 核心检测指标
根据用途不同,检测重点有所差异:
常规指标
物理性质:色度、浊度、悬浮物(SS)、温度、臭味。
化学性质:
pH值:反映酸碱性(一般要求6-9)。
化学需氧量(COD):衡量有机污染物总量。
生化需氧量(BOD5):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耗氧量(5日培养)。
总氮(TN)、总磷(TP):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铅(Pb)、汞(Hg)、镉(Cd)、铬(Cr6+)等有毒物质。
油类物质:常见于工业废水。
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病原菌(如沙门氏菌)。
特殊污染物(针对工业/医疗废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
抗生素与药物残留:医疗废水重点检测。
放射性物质:核工业或医疗废水。
3. 检测标准与方法
:ISO、WHO指南。
中国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分级规定污染物限值。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针对污水处理厂。
行业标准:如电镀废水(GB 21900-2008)、制药废水(GB 21903-2008)等。
常用方法:
COD:法(GB 11914-89)。
BOD5:稀释接种法(HJ 505-2009)。
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微生物:滤膜法、多管发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