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小店有一些类目属于定向邀约,商家不能直接申请,必须通过平台的审核和邀请才能入驻。这些类目通常涉及高风险、特殊资质或需要严格监管的行业,比如医药、保健品、珠宝玉石、金融理财等。平台设置定向邀约主要是为了控制商品质量,避免不合规经营带来的风险。
Zui近有个做滋补品的客户来找我们,他自己申请了好几次都没通过,一直卡在资质审核环节。他原本以为只要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就行,但实际上滋补品属于保健食品相关类目,视频号对这个类目的要求更严格。除了基本的证件,还需要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品牌授权书,甚至部分产品还要求有“蓝帽子”标志(即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他之前没仔细看规则,材料不全就直接提交,结果被拒了三次,耽误了一个多月。
后来我们帮他梳理了问题,发现他的产品里有一部分是普通食品,另一部分带有保健功能宣传,但并没有对应的保健食品资质。我们建议他先把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分开,普通食品走常规类目,而涉及保健功能的商品则需要补充“蓝帽子”认证。同时,我们还帮他优化了品牌资质文件,确保授权链完整,避免因为授权模糊导致审核失败。调整后重新提交,五天就通过了初审,后续顺利进入定向邀约流程。
除了滋补品,视频号小店还有不少类目是定向邀约的,比如本地生活服务里的医美、教育培训里的职业技能培训、虚拟商品里的在线课程等。这些类目通常需要额外的行业资质,比如医美机构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教育培训类目要有教育局备案。很多商家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没搞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个细分类目,或者提供的资质文件不符合平台要求。
比如珠宝玉石类目,商家除了营业执照,还要提供宝玉石鉴定证书,如果是进口珠宝,还得有海关报关单。有些商家拿着普通的质检报告就去申请,结果被拒,因为他们没注意到视频号要求的是珠宝检测机构的认证,比如NGT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证书。
优选联盟的准入也和类目息息相关。如果商家做的是定向邀约类目,必须先通过类目审核,才能申请加入优选联盟。而优选联盟本身也有自己的门槛,比如店铺评分、退货率、投诉率等。我们之前帮一个做家居服的客户优化优选联盟申请,他的类目没问题,但因为退货率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第一次申请被拒。我们帮他调整了商品描述,增加了更详细的尺码表和实物对比图,减少因尺寸问题导致的退货,两个月后再次申请就通过了。
视频号的规则经常更新,商家一定要定期查看官方公告。比如Zui近酒水类目的审核变得更严格,除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还要求提供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很多商家因为没及时关注新规,提交的材料还是老版本,结果白白浪费时间。
总的来说,做视频号电商,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商品属于哪个类目,是否在定向邀约范围内。如果是,就要提前准备好所有需要的资质,避免因为材料不全反复提交。其次,要关注平台规则的变化,尤其是行业特殊要求。Zui后,如果自己搞不定,可以找熟悉规则的服务商帮忙,毕竟专业的人更容易摸清平台的审核逻辑,提高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