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厂房屋面铺设光伏前出具一份屋面光伏荷载报告证明
本规范适用于安装于建(构)筑物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工程竣工验收和电网公司并网接入验收均完成后,对项目进行整体的验收。本规范适用于提供家庭生活起居用的居住建筑屋顶之上建设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应用项目,以及除户用光伏应用以外,包括工业、办公、商业、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交通运输类建筑等屋顶之上建设的非户用分布式光伏应用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光伏发电屋顶光伏结构荷载鉴定办理*光伏新闻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较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79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GB50797《光伏电站设计规范》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6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与设计规范》
GB/T953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18911《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50796《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DB33/T2004《既有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利用评估导则》
DL/T5434《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CECS31:2006《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鉴定分析:
1、根据甲方提供的施工图,采用PKPM系列STS钢结构计算软件(2012版),按现有结构布置、构件截面、材质和荷载情况建立计算模型,对车间按增加太阳能设备荷载后的工况进行计算复核。
2、经复核验算,该厂房的基础在增加太阳能设备荷载后,计算结果均小于原图纸设计值,满足验算要求。
3、经复核验算,该厂房的主体结构在增加太阳能设备荷载后,刚架原有承重钢柱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强度应力比大为1.19,钢柱平面内、外稳定计算大应力不满足要求,平面内稳定应力比大为1.22,平面外稳定应力比大为2.99;原有钢屋架的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钢梁的强度应力比大为1.08;钢梁平面内、外稳定计算大应力不满足要求,平面内、外稳定应力比大为1.07;钢梁的挠跨比不满足要求,大挠跨比为1/104。
4、屋面檩条在增加太阳能设备荷载后,檩条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檩条挠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屋顶安装光伏安全检测鉴定房屋结构度分析:
1.影响结构性的因素
影响结构性原因在实际的操作中有很多种,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结构本身对不同的作用效果的抵抗情况,另一方面是结构对自身所承受到的不同压力来自于外界的作用。施加在结构上的不同的作用会在支座处生成反压力,而且同时会导致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倾覆和滑移。
2.结构的度分析
结构的度指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结构所能够承受的时间问题,打个比方说,一个工程一个结构的时间是有规定的,而且这个规定是在特定的范围之内以及特定的条件之下的,并且可以完成的所预定的功能的一个概率,这样来看呢,结构的度是结构性的一个概率度量。也就是说结构的度是对结构的性有一种规定好的概述。在不同的随机原因的影响下,结构完成的预先规定的功能的能力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构的度就只能用概率来表示了,因为结构失去作用是一个非常小的事件,失去作用的概率对结构的度的把握也就显得较加的明显,所以一般在学术上或者学习上大部分的情况都会用概率来表示结构的度。
3.荷载值确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当下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荷载值的确定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人员自身的化素养较为欠缺,知识的不够完善使得具体工作在展开时往往不够细致,荷载值的确定也缺乏准确度。其次,对于荷载取值工作的监管不够完善,缺乏一套健全的监督体系,这也是使得许多工作展开不够细致的原因。此外,现阶段我国用于建筑结构荷载设计的方式仍然较为单一,这也是使得一些工作落实的不够到位的一个原因
屋顶光伏承重安全收费标准-新闻——在当前的财政补贴政策下,电网接入是用户侧光伏项目发展的关键,目前,仅在工业园区、学校、商场等商用电较多、屋顶面积较大区域,申请用户侧光伏电站补贴是可行的。
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将从目前的**工程逐步推广,后发展至鼓励屋顶安装且自发自用的小型光伏系统。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1.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将电网公司对用户侧光伏电站的接入细则法律化。
2.推行强制电价上网法。在当前阶段,可对居民屋顶太阳能发电项目给予投资补贴的同时,建立强制电价上网法,核算与安装规模关联的居民屋顶光伏电站上网电价,鼓励居民屋顶光伏项目的发展。
3.简化用户侧并网项目申报程序,减少项目申报手续,实行屋顶光伏项目并网备案制。比如取消项目申报中环评、水保、地灾、土地、可行性评审等手续,简化电网接入程序审查等。
结合光伏电站的实际情况,二次系统应该选择**、远程监控和集中监控的方式,节省运维需要的人力资源。但是集中控制对二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远程监控要具有所有现场监控具备的功能,而且设计方案应该在技术经济条件可行的情况下满足光伏电站自动化与冗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