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道作为城市地下管道,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江宁区汛期排涝能力与居民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管道淤积问题日益凸显——落叶、泥沙、建筑垃圾等杂物长期堆积,不仅会引发管道堵塞,更可能导致路面积水倒灌,甚至诱发城市内涝。
针对这一隐患,江宁区市政部门近期启动了全域雨水管网清淤专项行动。与传统的“头痛医头”式应急疏通不同,此次行动以“科技+网格化”为双引擎:一方面引入管道机器人(CCTV检测系统)对重点路段进行内窥探查,定位淤积点与结构性破损;另一方面将辖区划分为78个网格单元,由专职巡查员记录管道水位、流速等动态数据,形成“一管一档”数据库。在清淤作业中,高压冲洗车与真空吸污车协同作业,淤泥经脱水处理后运至环保站点资源化利用,避免二次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工程特别注重“防淤于未然”。在商业街区、餐饮集中区等易淤地段加装拦污挂篮,并试点智能雨箅子,通过重力感应自动报警提醒清理;同时联合社区开展“守护地下动脉”宣传活动,引导商户规范处置油污、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疏通只是治标,长效管理才是治本。”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江宁区计划将管网健康度纳入智慧城市管理平台,通过三年轮疏机制与雨季前“体检”制度,让雨水管道真正成为城市安全的“隐形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