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试验法规体系中,针对受试者权益保障还有以下具体内容:
一、伦理审查相关法规要求伦理委员会组成:伦理委员会需由至少5位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组成,包括医学专家、法律专家、伦理学专家、社区代表及独立顾问,确保审查的独立性与全面性。
审查内容:伦理委员会重点审查试验设计的科学性、研究者资质、试验风险与受益比、受试者招募方式、知情同意书内容及执行过程,以及受试者权益保护措施等。
持续监督:伦理委员会不仅在试验前进行审查,还需在试验过程中进行跟踪审查,确保受试者权益始终得到保障。
二、知情同意相关法规要求告知内容:研究者需向受试者清晰、完整地解释试验目的、流程、可预见和未知的风险、替代方案、隐私保护措施等内容,确保受试者充分理解。
动态过程:知情同意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即使签署同意书后,研究者仍需及时向受试者告知新发现的风险;若试验过程中出现新的安全性问题,必须重新评估并签署更新版的知情同意书。
弱势群体保护:对于无行为能力的受试者(如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等),需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由其法定监护人同意并签名确认。
三、隐私保护相关法规要求数据保密:研究者在报告受试者与试验有关的数据时,应用鉴认代码代替受试者姓名,确保数据匿名化处理。
环境要求:在进行知情同意时,应选择单独密闭的办公室,仅相关人员进入,避免他人干扰,保护受试者隐私。
信息处理:在向申办方发送相关文件时,如上报严重不良事件(SAE)等情况,需将与受试者相关的信息掩盖处理后再发送。
四、安全监测与补偿相关法规要求安全监测:
申办者需及时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将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可能影响受试者安全的问题,及时通知研究者、机构、伦理委员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研究者收到申办者提供的相关安全性信息后,应及时考虑受试者的治疗调整,必要时与受试者沟通,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经济补偿:
申办者应免费向受试者提供试验用药品,支付与临床试验相关的医学检测费用。
补偿费主要用于支付临床试验期间受试者的交通费、误工费等,需有合理依据,避免诱导受试者。
保险与赔偿:
申办者应为受试者购买药物临床试验保险,对于发生与临床试验相关的不良反应或死亡时,保障受试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
五、试验过程管理相关法规要求质量管理: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全过程,重点是受试者保护、试验结果可靠,以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监查、稽查、质控和检查等环节,分别由专职监查员、第三方稽查员、医院机构质控员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员执行。
利益冲突回避:临床试验的实施应遵守利益冲突回避原则,确保试验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方案变更管理:若试验过程中需变更方案,需重新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及时告知受试者,重新签署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