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GB 43630-2023《塔式和机架式服务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正式实施,服务器节能认证进入全新阶段。该标准替代了旧版CQC 3135-2011规范,对服务器能效提出更高要求,并引入了严格的认证换版机制。本文将系统梳理新版标准下的认证流程、关键材料、费用结构及注意事项,为企业提供可操作的认证指南。
一、新版标准核心变化与认证要求
1.1 新版标准核心变化
标准替代:GB 43630-2023替代CQC 3135-2011,成为服务器节能认证的唯一依据。
能效评估方法:新版标准采用能效评估方法,与旧版标准的能耗考核方法显著不同,旧版检测数据无法沿用。
认证规则更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同步修订认证规则CQC31-452425-2025,替代旧版规则CQC31-452421-2011。
1.2 认证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1路和2路普通用途的塔式、机架式服务器(不含仅配备辅助加速器的服务器)。
能效标识:必须粘贴能效标识,明确标注能效等级、能效指标等信息。
测试环境:需在特定测试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下,使用设备(如功率计、温度测试仪)进行能效测试。
备案要求:实施“企业自我声明+信息备案+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备案信息需包含能效等级、测试报告等。
二、认证流程详解
2.1 申请受理与资料提交
填写申请书:填写《节能产品认证申请书》,需包含企业基本信息、产品参数及认证需求。
提交证明资料: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生产许可证(如有)、产品企业标准或技术规范文本、工艺流程图、生产现场照片等。
提交产品描述:按照CQC相关产品描述文件,详细描述产品的关键部件、配置、性能等。
2.2 样品测试与报告出具
寄送测试样品:将测试样品寄送至指定实验室(如亿通标准),实验室在7-10天内完成能效检测。
测试内容:测试需覆盖单电源配置下的能效限定值,并出具符合GB 43630-2023标准的检测报告。
测试环境:测试需在标准环境(如25℃±2℃、湿度40%-60%)下进行,使用CNAS/CMA认证的实验室设备。
2.3 工厂审查与认证单元划分
工厂审查:认证机构对工厂进行现场审查,重点核查生产能力、质量体系及检测设备。
认证单元划分:依据新版规则优化认证单元划分,确保同类产品合并测试以降低成本。
审查内容:包括生产环境、设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控制等。
2.4 合格评定与证书批准
综合评估:认证机构综合评估测试数据、工厂审查结果及备案信息。
证书颁发:批准后颁发新版证书,旧版证书需在2025年12月1日前完成转换,逾期将暂停或撤销。
证书有效期:新版证书有效期为3年,需通过定期的监督维持。
2.5 获证后监督与持续合规
监督审查:获证企业需接受定期监督审查,确保生产一致性。
变更管理:变更产品参数或生产工艺时,需重新申请认证。
监督抽样:CQC在年度监督时对获证产品抽样检验,检验样品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
三、认证关键注意事项
3.1 标准换版与旧证转换
换版要求:旧版证书需在2025年12月1日前完成转换,逾期将暂停;2026年12月1日仍未转换的撤销旧证。
豁免范围:2025年1月1日前停产/售出的产品无需换证。
全项检测:换证必须重新进行型式试验,旧版检测数据无法沿用。
3.2 测试环境与设备要求
测试环境:需在标准环境(如25℃±2℃、湿度40%-60%)下进行。
测试设备:使用CNAS/CMA认证的实验室设备,确保数据性。
测试方法:按照GB 43630-2023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流程进行。
四、认证价值与市场影响
4.1 政策合规
满足监管要求:通过认证可满足国家能效监管要求,避免市场准入障碍。
降低法律风险:减少因能效不达标而面临的处罚和召回风险。
4.2 品牌增值
背书:能效标识成为产品节能性能的背书,提升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信任: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认可,促进销售增长。
4.3 成本优化
能效改进:通过认证过程中的能效改进,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响应“双碳”战略: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要求,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结语
GB 43630-2023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服务器行业进入能效管理新时代。企业需从测试环境搭建、工厂审查准备到标识合规张贴,系统性推进认证工作。通过严格遵循新版规则,企业不仅能规避合规风险,更能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市场先机。建议企业提前规划认证流程,确保产品按时合规上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