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制品作为厨房用具的食品接触材料,其检测要求涵盖多个方面,以下为具体介绍:
一、检测标准国家标准:
GB 4806.1-2016:食品接触材料第1部分:通用要求,对硅胶材料的定义、要求、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范。
GB 4806.11-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对橡胶和硅胶制品的迁移物限制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
国际 标准:
FDA 21 CFR 177.2600: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食品用硅胶的规范,出口或进口需符合美国标准的食品级硅胶产品。
欧盟(EU) 10/2011法规:欧盟对塑料和硅胶食品接触材料中的迁移限量和物质限制,出口欧美市场产品需符合该法规。
德国LFGB标准:包含BfR Recommendation XV(硅胶制品的VOC与过氧化物残留)、LFGB第64章(感官测试)等要求。
二、核心检测项目物理性能测试:
拉伸强度、伸长率、硬度、密度: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性和耐用性。
耐油温测试、高温测试、洗碗机安全测试:验证材料在特定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
迁移性测试:
总迁移量测试:模拟食品接触场景,测定材料在一定时间、温度条件下迁移出的物质总量,限值要求≤10 mg/dm²。
特定迁移物测试:针对塑化剂、重金属、有机溶剂残留等限制类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原子吸收光谱(AAS)等技术进行检测。
化学成分分析:
重金属检测: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铅、镉、铬、镍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确保低于国家限定值。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释放量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高温条件下的挥发性物质,限值要求≤0.5%。
感官评估:
气味测试:通过感官分析法评估产品气味强度及性质,避免异味影响食品安全。
颜色稳定性测试:评估材料与食品接触后的变色风险。
微生物检测: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针对婴幼儿硅胶产品,防止微生物污染带来的安全风险。
特殊项目测试:
芳香族伯胺迁移:对含胺类防老剂的产品,迁移总量要求不得检出(检出限=0.01 mg/kg)。
N-亚硝胺及其生成物迁移:对含硫化促进剂的产品,迁移总量要求不得检出(检出限=0.01 mg/kg)。
热稳定性测试:微波炉适用产品需验证在加热环境下的安全性。
三、检测方法热分析法:研究硅胶在高温下的热降解过程,确定热稳定性并分析可能迁移的有毒物质。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鉴别硅橡胶材料组成,获取分子骨架结构信息。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吸收法:测定硅胶中重金属离子含量。
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食品接触硅胶中的挥发性环硅氧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