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欧代是欧盟能效认证(Energy-relatedProducts)与欧洲授权代表(EC-REP)的复合合规服务,适用于出口电子电器、灯具等能源相关产品的企业。根据欧盟2009/125/EC指令,产品需通过能效测试并注册能效标签,同时必须绑定经官方验证的欧盟代表,否则认证无效。
一、三大高发问题
欧代资质失效:30%企业因使用未在ERP官网登记的欧代,导致能效标签被亚马逊下架。
测试标准混淆:误用CE认证EMC指令(如EN55032)替代ERP能效标准(如EN62368-1)。
标签尺寸违规:能效标签<54mm×20mm或未印二维码,触发海关扣货。
二、企业痛点直击
•自注册成本高:单个型号检测费超5000元,若需多国市场适配,费用翻倍。
•时效风险大:官方注册需72小时公示,但40%企业因文件不全延误1-2个月。
三、合规策略
选择欧盟NANDO数据库可查的公告机构(如NB0123),同步完成能效测试与欧代绑定,避免重复支出。高频踩雷品类:LED灯具(占驳回量42%)、充电器(35%)、家电(23%)。
ERP认证作为欧盟能效产品的准入核心,费用与周期是企业关注焦点。费用方面,主要由产品测试(约2000元起)、能效标签注册及欧代服务构成。灯具类产品因待机功耗测试升级(2025年新规≤0.5W),测试成本可能增至3000-5000元。此外,欧代信息需真实有效(欧盟授权代表年费约1500元),若企业未提前准备,将增加额外支出。
周期方面,常规认证需3-4周,包含样品测试(5-7个工作日)、EPREL数据库注册(3-5个工作日)及欧代资质绑定。若选择加急服务,可缩短至10个工作日,但费用上浮40%。
常见误区答疑:
费用差异大?因产品功率、能效等级及是否复用CE测试数据影响成本;
周期延长原因?技术资料不全或测试未通过需二次整改;
欧代与ERP的关系?欧代负责产品安全合规,ERP侧重能效,二者均为欧盟销售必要条件。
企业需提前规划测试方案,选择具备欧盟公告资质的机构(如TUV、)合作,同步完成CE与ERP认证,可节省30%成本。
想进军欧洲市场?ERP欧代认证是电子产品出口的“强制通行证”!一文拆解核心步骤与高频踩坑点。
操作流程3步走:
1、资料提交:营业执照、产品技术文档(含电路图/能效参数)及欧代授权协议必不可少。首 次申请建议委托欧盟认证机构预审,避免格式错误导致驳回。
2、合规检测:须通过欧盟指定实验室能效测试(如待机功耗≤0.5W),灯具类需同步注册EPREL数据库。注意!2025年5月9日起新增卷发棒、智能家居等品类强制管控。
3、标签备案:测试通过后提交ERP报告至欧盟机构,获取能效标签(尺寸≥36mm×72mm)并印刷于产品包装。
3大避坑要点:
⚠️机构甄别:认准欧盟授权实验室(如德国TÜV、荷兰Nemko),警惕“低价”陷阱,避免证书无效。
⚠️数据精 准:能效标签需与检测报告完全一致,色温/功率参数错误将触发海关扣货。
⚠️时效把控:常规周期2-3周,复杂产品预留1个月,亚马逊/Temu平台严查无标签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