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直接使用通用名称或描述性词汇
示例:注册“手机”“奶茶”等通用名称,或“优质茶叶”“快速配送”等描述性词汇。
风险:缺乏显著性,容易被驳回。
建议:加入独特元素(如图形、组合标志),或选择臆造词(如“KopiKali”)。
误区2:模仿品牌或近似商标
示例:注册“Adidass”模仿“Adidas”,“Starbucks Coffee”模仿“Starbucks”。
风险:审查时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导致驳回。
建议:提前通过MyIPO官网或工具检索近似商标,避免冲突。
二、分类与商品/服务描述误区误区3:只注册核心类别,忽略关联类别
示例:餐饮品牌仅注册第43类(餐饮服务),未注册第35类(加盟连锁)或第30类(食品生产)。
风险:他人可抢注关联类别,限制业务扩展。
建议:根据业务规划覆盖全链条类别(如餐饮+食品+加盟)。
误区4:商品/服务描述过于宽泛或模糊
示例:笼统填写“电子产品”“服装”,而非具体产品(如智能手机、T恤)。
风险:保护范围不清晰,可能导致维权困难。
建议:参考《尼斯分类》细化描述,必要时附加说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