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两化融合
1、技术融合
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
2、产业融合
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
3、业务融合
4、产业衍生
指两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形成新兴业态,如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
02
两化融合的条件
1、具备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工业化水平。
2、财务的持续保障:两化融合需要公司进行资金保障,要求企业近两年对信息化工业化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包括生产设备、信息设备、服务器等)。
3、企业正在使用的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含手册、控制程序、记录文件)和公司各部门制度整套电子版。
4、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的信息化软件包括: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PLD/PDM(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设备安全管理软件(煤矿、化工行业安全保障设备管理类型的软件)、外贸订单销售管理(进行销售管理的软件)、其他企业特有的能提高生产力,降本增效的各种信息化系统运行全流程图片及系统操作界面截图展。
03
想要两化融合应该怎么做
一、使用电子办公
1、使用简单系统进行管控。进销存、OA模块、实现线上打卡。 2、每一条数据都有记录可查。 3、所有OA、ERP审核通过电子档进行。二、逐步实现联通
三、逐步更换信息化设备深入使用系统
四、打造智能工厂
04
两化融合等级评定
两化融合贯标等级分为5个级别,其中A级Zui低,5AZui高,但是目前能够认证Zui高等级是3A级别,4A、5A等级暂时无法认证。规范级A级
1、开展了信息(数字)技术应用,大部分达到了无纸化办公。场景级AA级
领域级AAA级
在AA级基础上,达到信息化系统和工业化设备的高度融合,系统不仅仅是数据的搜集,可以达到大数据的分析、决策引领或者可以为设备下达制定(智能排产、智能派单)。平台级AAAA级
在AAA的基础上,能够创建上下游客户的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达到客供件管理、外协管理、远程外协下单、沟通URL链接等形式。生态级AAAAA级
1、要求整个供应链(包括和产品相关的无限级供应商、外协厂商)都可以达到A级以上的两化融合标准。05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工信部在借鉴ISO9000、ISO14000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基础上,总结提炼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和规律,从而制定的一套国家标准,对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6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通俗点说两化融合贯标就是企业贯彻实施国家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旨在指导我国企业在信息时代加快战略转型、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转变、组织管理变革、核心竞争能力提升。
07
好处有哪些
1、转型升级
传统企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两化融合贯标是转型升级,对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引导企业实施运营体系变革,为企业构筑信息时代核心竞争力提供体系方法。
2、实力认证
企业两化贯标既是企业两化融台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国 家级工信部资质认证),若成为国 家级工信部两化部合贯标示范企业,还能够起到行业的引领示范效应,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极具价值,彰显实力。
3、政策支持
大部分省市对开展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给予贯标奖励,开展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有利于得到政府政策支持。
4、增信提升
两化融合贯标资质将诼步成为银行金融机构授信,供应商遴选与评价,销售授信,招标投标、投资机构投资决策、社会组织的企业评奖评价、中央企业信息化考核、各类企业社会评价重要依据。
5、提升管理
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
6、团队建设
构建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理念的团队,明确人员角色、职责及考核指标,使团队人员具备快速高效、责权清晰的团队协作能力,全员两化融合意识提升。
7、规避风险
通过顶层设计和运营体系,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风险,护航企业良性发展。
8、竞争优势
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将技术进步、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