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化粪池时,沼气(含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风险极高,需从通风、检测、防护、操作规范四方面严格防控,具体措施如下:
一、作业前:充分通风与检测
1. 提前通风
- 作业前至少24小时打开化粪池所有井盖(含进、出口),利用自然通风驱散沼气。
- 若池体深、空间封闭,需用轴流风机向池内持续鼓风30分钟以上,加速空气置换。
2. 气体检测
- 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池内甲烷、硫化氢、氧气浓度:
- 氧气(O₂):需≥19.5%(低于18%易缺氧窒息)。
- 硫化氢(H₂S):需≤10ppm(高浓度可瞬间致人昏迷、呼吸衰竭)。
- 甲烷(CH₄):需<5%(LEL爆炸下限,超标遇明火会爆炸)。
- 未达标严禁作业!需继续通风直至检测合格。
二、作业中:强化防护与规范操作
1. 个人防护装备必戴
- 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需配备防硫化氢滤毒罐,严禁用普通口罩替代。
- 安全带+安全绳:下池人员必须穿戴,绳端由池外专人全程握持监护,随时准备救援。
- 防水工作服+橡胶手套:防止皮肤直接接触污物(可能含致病菌)。
2. 严禁下池与明火
- 非必要不下池:尽量用吸粪车抽吸、长柄工具打捞,减少人员进入池内。
- 必须下池时:
- 池外需有≥2人监护,随时观察作业人员状态。
- 每隔15分钟检测一次池内气体浓度,发现异常立即撤离。
- 禁止明火与金属碰撞:作业区严禁吸烟、使用电焊/气割,工具选用塑料或木质材质,避免产生火花。
3. 控制作业时间
- 池内作业单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有毒环境。
- 多人轮流作业,减少单人接触毒气时长。
三、应急救援准备
1. 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 作业现场配备急救箱(含心肺复苏设备、氧气瓶)、担架。
- 明确附近医院路线,提前联系急诊科室待命。
2. 中毒急救措施
- 立即撤离:发现人员头晕、恶心、呼吸困难,迅速用安全绳拉拽至通风处,避免救援者直接下池(需佩戴呼吸器)。
- 心肺复苏: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 避免二次伤害:中毒者清醒前禁止饮水、进食,注意保暖。
四、其他关键事项
- 禁止饮酒作业:酒精会降低人体对毒气的耐受度,增加中毒风险。
- 天气影响:雨天或气压低时,沼气易聚集难扩散,建议推迟作业。
- 资质与培训:务必雇佣持证专业团队,操作人员需经防中毒、急救培训,严禁无证上岗。
核心原则:沼气中毒可致命,必须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任何情况下不抱侥幸心理,严格遵循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