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中华宫廷黄鸡 | 净重 | 1.2(kg) |
保质期 | 100(天) | 类型 | 冷冻 |
原产地 | 北京 | 生产厂家 | 北京市农科院畜牧所 |
有机食品 | 是 | 绿色食品 | 否 |
特产 | 是 |
北京油鸡原产地在北京城北侧安定门和德胜门外的近郊一带,以朝阳区所属的大屯和洼里两个乡Zui为集中,其邻近地区,如海淀、清河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据民间相沿传说,北京油鸡这一品种在清朝中期即已出现,距今已有近300余年的历史。北京是元、明、清等王朝的都城,特别是明、清两代的王公贵族,对于品质特优的禽产品的需求,是促使北京家禽良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早在清朝时期,北京油鸡就以肉蛋品质兼优而进入宫廷御膳。清朝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将北京油鸡供奉给慈禧太后,太后品尝后大为赞赏,北京油鸡由此进入宫廷御膳。据传说清史中有“太后非油鸡不食”的记载,并在当时德国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当时蒙古名肴“八珍”之一的“鸡汤口蘑扒驼峰”就是用北京油鸡鸡汤煨驼峰和口蘑而成的名菜。宫廷和官吏还喜欢用北京油鸡烹制“炸八块”、“鸡肉羹”和“辣子童鸡”等。1988年,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先生亲鉴该鸡后题词“中华宫廷黄鸡”。据《北京畜牧志》记载,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市售的鸡就有油鸡和柴鸡之分,油鸡的价格高于柴鸡。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北京油鸡曾被列入“开国第一宴”。
北京油鸡品种优异,生长周期长,机体沉积有大量的营养和风味物质,肉质细腻,鸡香浓郁,风味独特,即使只加盐清炖,亦香气四溢,汤味鲜美,无需添加鸡精。采用北京油鸡炖出的鸡汤具有北京油鸡所特有的香味。北京油鸡本身鸡味浓郁,特别适合于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比如炖汤、白切、盐焗、沥蒸等,可充分满足社会对高档禽类产品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