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在我国有非常古老的历史。据推测,它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如古籍中提到过“舜作五明扇”。但有关图像和实物的发现却比较晚。目前所见较早的扇子形象是东周、战国铜器上刻画的两件长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从使用方面看,由奴隶仆从执掌,为主人障风蔽日,象征的成分多于实际应用。
到隋唐时,“纨扇”起而代之,广为流行。“纨扇”即“冰丝团扇”,主要以竹木为骨架,制成种种形状,并用薄质丝绸糊成;历来传说出于西汉成帝朝。南北朝时,纨扇扇面较大,唐代早期还多做腰圆形,唐开元、天宝以来才多“圆如满月”式样。冰丝团扇深得闺阁喜爱。
关于冰丝团扇的诗词歌赋有很多,其中Zui的可能是西汉班婕妤的《怨歌行》,哀怨凄婉。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宋元时期,冰丝团扇依然占主要地位,且更加多样化,文人墨客开始在扇面上题诗作画,由此繁衍出了另一种艺术形式——扇面书画。扇面书画是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墨宝和艺术珍品。
-------------------------------------------------------------------------------
喜欢冰丝团扇请联系我们微信或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