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鹿,跟湘妃、凤眼一起成为斑竹的代表之一,所有的斑竹从本质上都是一种病竹,以湘妃举例,就是在竹笋或幼竹时期受到真菌的侵蚀而在竹表面由外而内逐渐形成一层层斑纹,但梅鹿的成因却不同,梅鹿竹斑纹的形成来源于土壤内部的某种病毒成分,毛竹通过竹鞭吸收土壤养分,如果土壤中存在这种特定的病毒成分,当达到了一定的浓度,毛竹在这种元素的催生下便形成梅鹿斑。所以梅鹿的斑纹是由内向外一层层叠出的,通过比较湘妃和梅鹿表面的斑纹质感也可以得出,湘妃的斑纹摸上去都是向内凹陷的,而梅鹿斑纹则是鼓凸出来。同时,梅鹿斑纹的颜色也是由内圈向外圈越来越深。
再者我们聊一聊关于文章开头的那张图片,那就是一根梅鹿竹原料,当然,也可以说是两根。难能可贵的就在于这两根梅鹿像“双胞胎”一样长在同一个竹根上,这在普通毛竹上也很少见,何况还是梅鹿,也算是一种猎奇。同根同源的两根竹面上的斑纹相似度极高,这也佐证了梅鹿斑纹的形成来源于土壤中的某种元素这一说法。
“梅鹿”名称的由来
关于湘妃的由来有那么一段娥皇、女英洒泪斑竹的传说,与之相比梅鹿就显得没那么强的故事性,梅鹿Zui早得名源于其斑样纹路与梅花鹿身上的花纹形似。尤其以一种称之为“大白花”的花纹为代表。但是对于这种雅物,聪明的中国人又怎么会对它定义的这么肤浅呢,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对于吉祥文化是很注重的,好比红湘妃因其祥云纹案而受人喜爱一样,梅鹿也同样如此,于是,古人便将它与“眉禄”联系到了一起,为的是取“眉寿福禄”的吉祥寓意,这一做法不光增添了这一“玩物”的雅趣,也更是对文化的一种发展和继承。
其实分辨梅鹿竹是否精品的鉴别方法与湘妃的类似,也是从底和花两个方面去区分。底就是指竹面的质地,是否干净。梅鹿竹以底色蜡黄为,褐色次之,但是大多梅鹿竹的底都不干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混底”,极少数底子干净,花又层次分明的那真的可以算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所以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好梅鹿较湘妃更为难得。足以说明好梅鹿竹的珍贵。
-------------------------------------------------------------------------------
喜欢梅鹿竹折扇请联系我们微信或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