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沉降缝的位置
沉降缝一般结合建筑物的长度、平面形状、柱网等,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方法同伸缩缝。 一般在柱边设置,详图2.1.1c所示;为简化基础设计、方便施工,也常采用一侧悬臂形式布置,详图2.1.2a所示;或采用两侧悬臂形式布置,详图2.1.2b所示。
图2.1.2 a 沉降缝一侧悬臂布置 图2.1.2b 沉降缝二侧悬臂布置
② 沉降缝的构造
地面以上:完全分开,设置双梁、双柱。
地面以下:完全分开,设置双梁、双柱、双基础。
结构专业须配合建筑沉降缝两侧的节点大样,处理好墙面、楼面、屋面和地下室底板、侧壁的节点连接构造。
③ 沉降缝的宽度
原则上讲,沉降缝的宽度必须满足缝两侧建筑物在垂直方向自由变形的需要、在水平方向由于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的局部倾斜,规范上没有明确沉降缝宽度的具体要求,可参考设计手册确定宽度,详表2.1.1。
表2.1.1 沉降缝宽度取用参考表 地基情况
一般地基 建筑物高度(较低部分建筑高度) H<5m H=5~10m
H=10~15m
软弱地基 2~3层 4~5层
5层以上
附注:本表仅适用于天然地基;如地基经过处理,沉降缝宽度可适当减小。
沉降缝宽度 30mm 50mm 70mm 30~80mm 80~120mm ≥120mm
2.1.3 抗震缝设置
位于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物,当需要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必须同时满足抗震缝的设置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