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集是对原国标参考图集04CJ01-1、04CJ01-2、04CJ01-3的提升编制,本图集共编入建筑变形缝常用的A、B、C、D四个系列变形缝装置的构造详图及选用规格表,每个系列按使用部位分为:楼面变形缝、内墙和顶棚变形缝、吊顶变形缝、外墙变形缝和屋面(包括停车屋面)变形缝装置;按使用形式分为:平面型变形缝、转角型变形缝装置;按构造特征分为:盖板型变形缝、卡锁型变形缝、嵌平型变形缝装置;为满足特殊使用功能的要求编入了防震型变形缝、承重型变形缝装置等。
变形缝装置根据工程需要加配阻火带和止水带,可达到防火和防水的要求。图中规格表可供设计人员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直接选用、施工人员照图施工。
本图集所编内容较全面,总说明中对建筑变形缝、建筑变形缝装置的选用要点、适用范围、构造特征、材料和施工要求等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细论述。本图集采用分系列编排的形式,方便使用者配套选用。
变形缝的合理设置
2.1 结构缝设置
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空间造型千变万化,结构设计的一个特点是通过在不同部位设置不同性能的变形缝,满足受力合理性的要求,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
结构的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三种形式。
变形缝的合理设置原则如下:一般情况下宜采取调整结构平面形状与尺寸、加强构造措施、设置后浇带等方法,尽可能不设变形缝、少设变形缝,如果一定要设置变形缝,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变形缝宽度。
2.1.1 伸缩缝设置
(1)设置伸缩缝的作用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建筑物设置伸缩逢后,可以部分释放建筑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干缩变形等引起的结构内力,降低产生裂缝的机率。
(2)伸缩缝的间距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明确规定:在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的Zui大间距为55m、檐沟为25m。
实际工程中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了合理施工,伸缩缝的间距已远远超过了规范的允许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