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大帝即炎帝,为古代天、地、人三皇之一的地皇,又称炎帝为神农氏、先农、五谷先帝、先帝爷、药仙、药王大帝、开天炎帝、五谷大帝、五谷王、田祖、栗母王等诸多名称。帝生于厉乡,长于姜水,起于烈山,接帝位后,定都于陈,后迁徙于鲁。在位一百二十年,崩葬于长沙。
神农大帝为少典之元子,母方登为有蟜氏之女,望有龙威而生神农。因长于姜水,故为姜姓,神农发明耒耜(农具,起土之用),教民种植五谷,又亲尝百草,一日之间遇七十毒,百死百生,共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以医治黎民病痛;且树立市集规模,互通财货,使初民生活大为改善。因此,农民、药商、医生均奉之为神明,并立庙敬祀。
清朝雍正时期,诏令各府州县择地设「先农坛」,以红质金字作先农之神位,年年由地方官率农民致祭,天子亦在京城举行「祈农」之祭。
神农亲尝百草:
神农大帝,是神话中的一个帝王。神农氏发明农业,相传他亲尝百草,作为医药,他又定每日中午成立交换货物的市,于是人类生活,才得更进一步,走向光明,因此,尊奉他为先农,也有称他为药王。
传说中的神农,身长八尺七寸,牛首人身,长相十分怪异。当年其母游华阳之常羊,有感于飞跃之祥瑞,回去时就怀孕。种农出生后,三日即能言,五月即爬行,七月长齿,三岁便知农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