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乐器-独塔尔(135cm高档)
独塔尔是维吾尔族弹拨乐器,形制古朴,可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表现力。独塔尔其名源自波斯语,“独”为“二”、“它尔”为“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汉文还有译作“都它尔”、“独塔尔”的。低音独它尔的音色,深沉而浑厚。它们除独奏、合奏外,常用于伴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中的许多乐曲,就是用独它尔来作主要伴奏的。
独塔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尤以南疆喀什一带盛行。相传十四世纪已出现。记载见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桑木或杏木制。琴杆细长,指板缠十五至十八个丝弦品。音箱瓢形,用十一或十三块两端窄、中间宽的木板条拼粘而成。面板用桐木,上部开五个小音孔,组成花朵状,下部支有琴码。琴杆上端为琴头,平顶无饰,正面和左侧面各置一双角状弦轴。张两条肠衣弦。琴身周围用贝壳和驼骨嵌以黑白相间的精美花纹图案。本世纪六十年代研制的新型都它尔和低音都它尔,琴杆稍短,设骨制品位,使用丝弦或尼龙缠钢丝弦。定弦有三种,常用四度定弦a、d,音域a—a1;五度定弦g、d,音域g—a1;还有同度定弦d,音域d—a1。低音都它尔的定弦低一个八度。
演奏采用坐势,音箱置于右腿,琴杆斜向左方,右手肘部压住音箱上侧。左手持琴,拇指按里弦,食指按外弦,右手用五指拨弹。左手技巧有揉弦、打弦、扣弦、滑弦等。右手奏法多样,常用有击弦、滚弹、断音、勾弦奏法和弹布尔奏法(食指在靠近琴码的弦位上快速弹拨)、麦尔吾勒奏法(食、中、名、小四指并拢与拇指保持适当距离,连续弹弦)。乐曲有《哈莱伦》、《古拉依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