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TR FS | 型号 | UCP209 |
类型 | 外球面球轴承 | 旧型号 | UCP90509 |
内径 | 45(mm) | 外径 | 54(mm) |
厚度 | 106(mm) | 额定动载荷Cr | 25.14(kN) |
额定静载荷C0r | 20.46(kN) | 极限转速(脂) | 1900(r/min) |
极限转速(油) | 0(r/min) | 重量 | 2.2(kg) |
密封防尘形式 | 2RS | 保持架及其材料 | F1碳钢 |
轴承材料 | HV | 公差等级 | P5 |
游隙 | C2 | 载荷方向 | 向心 |
滚动体类型 | 球 | 滚动体列数 | 单列 |
滚道类型 | 球面滚道 | 用途 | 通用 |
体积规格 | 小型 28≤D≤55 | 使用特性 | 耐腐蚀 |
是否标准件 | 标准件 | 是否进口 | 非进口 |
样品或现货 | 现货 |
轴径与轴瓦提前失效的原因
润滑油的抗热氧化稳定性对振动轴承润滑有着显著的影响,原采用的润滑油经试验得知,当轴承座温升至80℃左右时,其润滑油油膜建立困难,造成滚柱与滚道出现边界润滑甚至金属接触摩擦,产生剧热,导致轴承座温度急剧上升。
原结构中未充分考虑振动轮油腔室a的清洁处理,油腔室中的焊渣、氧化皮未彻底清洁处理,振动轮工作时剧烈的振动易使残留的焊渣、氧化皮等振脱,脱落的杂质易造成振动轴承滚柱与滚道之间摩损严重,导致轴承过早失效。
原结构中振动轴承形成一种不足的润滑,从图1中可以看出,振动轴高速旋转时靠偏心块搅油,润滑油沿偏心块圆周切线飞溅至油腔幅板内壁上,然后沿法兰支座端面滚入轴承体内,这样的润滑不充分,不能将轴承工作产生的摩擦热带走,造成轴承的工作温度升高,润滑油粘度下降,油膜厚度减小,直至出现边界润滑或金属接触摩擦而产生轴承烧损。
振动轮内的激振器采用偏心块式,工作时振动轴带动偏心块以1800r/min高速旋转,产生高达260kn的离心力(即激振力),巨大的离心力通过四个振动轴承来支承和传递。因此,对振动轮两端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相当高。若此同轴度达不到要求,将带来这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造成振动轴承游隙减少,使润滑油膜的厚度减少,导致润滑不良而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二是使轴承内圈与轴承滚柱之间的轴向力增加,引起滚柱稳压区域减小。根据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要求,应严格控制轴向力fa和径向力fr的比值,若同轴度超差或要求低,则轴向力fa增加,使得fa/fr比值增大,造成滚柱稳定区域减少,导致滚柱不能正常运转而加剧轴承的摩擦。
轴瓦材料通常较软,内圆柱面不宜用磨削法加工,可以采用镗削、金刚镗削、刮削或研磨法加工。
研磨时不应采用与轴径配研的方法,而应使用特制的、尺寸与轴瓦孔尺寸一样的研棒。
刮削多用于部分瓦轴承,用宽刃刮刀机刮。手工刮削时,刮痕应浅。
内表面形状复杂的轴瓦,应根据具体形状采用特殊的镗削方法。
轴径一般为圆柱形,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轴径表面必须经过精磨,磨削时工件(轴径)的旋转方向应与轴径实际工作时的旋转方向相一致。如果精磨后轴径表面粗糙度还达不到要求,则需进行研磨或抛光加工。轴径的材料经热处理后应有足够的硬度,以便磨削和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