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作为化妆品原料由来已久,传统的应用实践积累了许多功效记录,为现代植物原料在化妆品中应用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技术赋予植物原料新的内涵。
《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
(2010年版)共收录15649种原 料,其中1/3以上是植物原料。
《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
(2015年版)共收录8783种原料,其中约1/3为植物原料。
植物提取物的概念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全株或某一个或几个部位)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Zui终产品的用途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富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而不改变其活性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如甘草根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
▪ 原料来源:全植物、某一个或几个部位
▪ 提取方法:提取前后化学成分不得改变。如:酸碱处理;发酵、水解
▪ 提取物形式:溶液、浸膏、粉、油(精油)、蜡、汁等。如甘草根提取液、玫瑰花水、益母草浸膏、杏籽粉、野大豆油、薰衣草花蜡、库拉索芦荟叶汁。
在化妆品产品中,各种提取物形式都存在,被应用于不同品类的化妆品中。
将植物提取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一化合物或结构(类型)明确的混合物,就不再被看作是植物提取物,如黄芩苷、姜黄素、甘草类黄酮、人参皂苷。
原因
将植物提取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富集成分后,原料的性质、包括其安全性和功效性都有很大变化。研究中发现很多无毒无害的植物提取物在富集了它的某一部分成分以后,毒性增大了许多,包括一些急性毒性,都表现的很明显。所以在化妆品里面会把这些原料分开来管理。
目前,绝大多数的植物提取物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多以合同中的质量条款作为产品交付的依据,产品质量检测方法较为混乱,给生产经营带来了障碍,同时给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化妆品植物原料的特点
化妆品植物原料通常是指使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植物或植物提取物,包括藻类。
原植物的使用:一些原植物磨粉用于清洁产品中,磨砂产品。一些产品加一些花作为装饰。
从植物中提取的单一成分或高度净化的成分不在该定义的范围内。
高度净化的成分:如果单一成分含量在50%以上,就要按单体申报。
受植物提取物本身颜色、气味等的限制,目前的技术手段很难提高其用量,因而有些植物原料停留在概念性,很难达到宣称的功效。
植物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是化妆品产品质量安全控制Zui初的也是Zui重要的环节。
原料规格是保证其安全可靠和质量稳定的重要文件资料。通过原料规格中项目的设置,可以确保原料稳定的品质,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
质量控制指标:
包括性状检查、组分配比、鉴别反应、理化指标、蒸发残留、干燥失重、炽灼残渣、定量指标测定、保质期等。
备注:原料商应该设置相应的指标,供使用者参考。
理化指标:油脂类——酸值、皂化值------
原粉——溶解性,溶解于水、醇、溶解度------
提取液——相对密度、固形物含量------
定量指标:化学基础研究好的,指标性成分清楚的,可设此指标,不清楚主要成分可不设。
保质期:原料的安全使用期限。
安全控制指标:
通过对植物原料从选择到使用全过程进行分析,当怀疑有安全风险物质存在时,应在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在原料规格中设定适当的安全限度指标。
备注:
植物产地选择——土壤中重金属、农残------
生产过程控制——防止微生物污染------
风险物质分析——是否含有化妆品禁用组分---- 如石榴皮提取物在已使用原料清单中,石榴皮碱及其盐类为禁用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