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太阳鸟 | 品种 | 鹰嘴豆营养粉 |
售卖方式 | 包装 | 等级 | 一级 |
规格 | 1000 | 净重 | 1000(g) |
原产地 | 新疆 | 保质期 | 720(天) |
生产日期 | 2011.3.15 | 生产厂家 | 新疆太阳鸟吐鲁番加工基地 |
卫生许可证 | 6501050009694 | 特产 | 是 |
鹰嘴豆
一年生草或多年生攀缘草本。高1-2米,茎直立,多分枝,被白色腺毛。托叶呈叶状,或具3-5个不整齐的锯齿或下缘有疏锯齿;叶具小叶7-17片,对生或互生,狭椭圆形,长7-17毫米,宽3-10毫米,边缘具密锯齿,两面被白色腺毛。花于叶腋单生或双生,花梗长0.5-2.5厘米,花冠白色或淡蓝色、紫红色、长8-10毫米,有腺毛;萼浅钟状,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6-9毫米,被白色腺毛。荚果卵圆形,膨胀,下垂,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幼时绿色,成熟后淡黄色,被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有种子1-4颗。种子被白色短柔毛,黑色或褐色,具皱纹,一端具细尖。花期6-7月,果期8-9月。 种子、嫩荚、嫩苗均可供食用。[1]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亚洲、非洲、美洲等地。中国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台湾、内蒙古等地有引种栽培。[1]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适宜生长于海拔约2000-2700米。[1] 鹰嘴豆的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度可达二米,故很耐旱。同时根具根瘤,固氮能力极强,每公顷可固纯氮50kg,与小麦等越冬作物套作,主作物不减产,却增加了鹰嘴豆的收入。 茎叶更是优良的饲料原料。 更因它有极耐旱的特点,对于我国西北、西南和其他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开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本段引种栽培产地:原产亚洲西部,已广泛引种世界各地。
公元前2000多年在尼罗河流域已有栽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记载:该品种主要分布在世界温暖而又干旱的地区。1986年种植鹰嘴豆的国家约40个,收获面积为1045.6公顷,总产量约784.2万吨,是印度第一大食用豆类作物,中国的新疆、甘肃和云南也有少量栽培。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这个种产生了许多变异,根据这些变异,种性可分为四个族,即地中海族、欧亚族、东方族和亚洲族。前两个族的种子较大,种皮白色;后两个族的种子较小,种皮红色或褐色。 分布:鹰嘴豆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和甘肃等省。新疆的木垒县是鹰嘴豆的主产区。[2]
编辑本段鹰嘴豆品种鹰嘴豆主要有两类品种:卡布里(kabuli)和迪西(desi),两种豆子功效营养区别不大,主要是外形口感的不同。
豆粒外表棱角分明,褐色,皮厚,价格较低,海外主要集中种植在印度次大陆、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和伊朗等地。供应低端市场。 脂肪内营养成分比率: 油酸:52.1% 亚油酸:50.3% 肉豆蔻酸:2.74% 棕榈酸:5.01% 硬脂酸:2.05% (具体营养成分会因品种和产地略有不同)
卡布里豆粒外表形状圆,上面有个尖尖的嘴,颜色白,皮薄,价格较高,海外主要集中种植在南欧、北非、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智利等地,也在18世纪引进到了印度。供应高端市场。
现在市场上将卡布里鹰嘴豆按大小进行了分级: 特大级 直径5mm以上 中大级 直径3-5mm 小级 直径3mm以下 脂肪内营养成分比率: 油酸:50.3% 亚油酸:40% 肉豆蔻酸:2.28% 棕榈酸:5.74% 硬脂酸:1.61% 花生酸:0.07% 每百克蛋白质含谷氨酸16.0g、亮氨酸4.6g、赖氨酸4.6g。 (具体营养成分会因品种和产地略有不同)[3]
编辑本段经济价值 食用方法荚果短,具1-2种子,黄棕色,可食,营养丰富。鹰嘴豆是印度、非洲及中、南美洲重要的粮食作物。将鹰嘴豆捣碎,加柠檬汁、橄榄油、芝麻酱,即制成鹰嘴豆酱,在中东广泛食用,用作酱汁或沾面包吃。亦可将鹰嘴豆捣碎煮熟,做成小薄饼状煎食,此即以色列人爱吃的快餐食品炸豆泥(falafel)。在南欧,鹰嘴豆是汤、沙拉和炖菜的常用成分。亦可制成鹰嘴豆粉。籽粒作为主食或甜食,也可炒熟食用,也可制作罐头或蜜饯等风味小吃,鲜豆做菜也可生吃。鹰嘴豆加工后的淀粉,广泛适用于蒸、煮、炒或泡汤,是糖尿病、高血压和肾虚体弱者理想的健康食品。[2]
营养成分鹰嘴豆属于高营养豆类植物,富含多种植物蛋白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粗纤维及钙、镁、铁等成份。此外籽粒中还含腺嘌呤、胆碱、肌醇、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其中纯蛋白质含量高达28%以上,脂肪5%,碳水化合物61%,纤维4-6%,鹰嘴豆含有10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而且含量比燕麦还要高出2倍以上。每百克蛋白质含谷氨酸16.0g、亮氨酸4.6g、赖氨酸4.6g。[3]
性状评价中国新疆和田地区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四大长寿地区之一。维族人的日常饮食中,通常以牛羊肉,奶制品,高糖瓜果为主,如此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当地却很少有人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联合国卫生组织科考后发现,因为在他们的主食——手抓饭里,掺有食物鹰嘴豆,正是鹰嘴豆起了平衡膳食的关健作用,让他们远离糖尿病及“三高症”。 此外,当地人除寿命极长外,生育能力也极强,当地男性70、80岁依旧可以生儿育女,这与特殊环境下生长的鹰嘴豆具有很强的能量素,可以充分补充人体肌能有关。因此在当地鹰嘴豆也被称为“长寿豆” 医学专家和食品专家对鹰嘴豆在营养物质的全面性、生物值及其消化吸收方面,认为鹰嘴豆均大大优于其它豆类,给予极高评价。[2]
编辑本段主要应用由于鹰嘴豆含有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纤维素、高钙、高锌、高钾、高维生素b等有益人体健康营养素。且其作为食品可直接食用,或炒或煮熟食用;或作甜食,豆沙等;还可加工成各种点心或油炸豆,多种口味上佳小食品、休闲食品和罐头食品等;青豆可作蔬菜.也可生食,嫩叶亦可用作蔬菜。现在已有鹰嘴豆豆粉、发酵乳、蛋白饮料等;在美国等国家,经常将其做成色拉。 除直接食用外,鹰嘴豆还可作为营养强化剂与其它食品材料配合制备营养强化食品。除用作食品外,鹰嘴豆在医学上应用也较为广泛。我国传统医学表明它在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补血、补钙等方面作用明显。国外对它的药用功能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
其他用途鹰嘴豆加工后的淀粉,是中国棉、毛、丝纺织工业原料上浆、抛光及制作工业用胶的优质原料。[2]
医用效果鹰嘴豆异黄酮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很大,是具有活性的植物性类雌激素,它能够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弹性、养颜、丰乳、减少骨质丢失,促成骨生成、降血脂、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状等。 鹰嘴豆异黄酮也有防止癌细胞的增殖,促使癌细胞死亡的作用。可以很好的防治荷尔蒙类癌症(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它可以平衡荷尔蒙水平,让食用者很少受到经前不适和荷尔蒙相关问题(如卵巢囊肿)的困扰。 鹰嘴豆含有微量元素铬,铬在机体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正是因为胰岛素相对或不足引起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紊乱。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组成部分,鹰嘴豆对糖尿病具有控制、降低血糖,预防和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世界各地都有关于糖尿病患者铬含量低于健康人的报道,人体血糖代谢的调节取决于3个因素的水平和协调作用,这3个因素是胰岛素、葡萄糖耐量受体和胰岛受体。人体含铬量减少,就会导致胰岛素活性降低,受体数量减少,糖耐量受损,从而引发糖尿病。食用鹰嘴豆产品就可以使体内胰岛素活性和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达到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的目的。 鹰嘴豆中含有的铬元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代谢防止脂质在肝脏和动脉壁沉积、降低血小板凝结能力,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血管损伤面的炎症反应,对血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有效的预防和减缓糖尿病并发症。很多血糖高居不下,波动较大,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在食用了鹰嘴豆产品3个月之内血糖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并发症也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减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