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全社会更好普及绿证绿电基础知识,宣贯行业相关政策,满足用户绿证绿电需求,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我们组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等有关单位编写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2025年版)》。《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2025年版)》围绕中国绿证,从概念、核发、交易、应用、核销及系统等方面进行解答,为理解和参与绿证相关活动提供全面指引。
1. 绿证概念和意义
概念:绿色电力指符合政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产电量。绿证是证明绿色电力环境属性的电子证书,每1000千瓦时电量对应1个绿证,国际上美、英、欧盟等多国实施绿证制度。
意义:引导绿色电力消费,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与消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经济社会转型。
作用:基本作用是证明绿色电力消费和核算消费量。中国绿证还在绿色电力消费认证中起基础作用,并纳入节能降碳考核。
制度特点:2017年试行,逐步拓展核发范围,2023年实现全覆盖。具有唯一性、性、通用性,可全生命周期溯源,避免环境价值重复计算。
2. 绿证样式及信息
证书样式及信息:绿证记载项目、电量等信息,交易凭证除基本信息外,突出展示购买方信息。绿证编码32位,含项目和电量相关信息。
其他功能设计:有中英文对照版,可通过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在线验真。
3. 绿证核发
核发机构及平台: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管理,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核发,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为唯一核发平台,具备多种功能 。
核发要求及规则:项目需建档立卡,对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核发绿证,可交易绿证有特定核发范围。依据电网等数据或项目业主提供信息核发,按月统一核发,有效期2年,特殊情况有不同处理方式。
4. 绿证交易
交易参与方:标的物为绿证,卖方是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买方包括多种主体,境外符合条件者可参与,可委托代理机构交易。
交易模式及流程:有绿证单独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两种模式,分别在不同平台开展,交易方式有挂牌和双边协商交易,绿证单独交易无限制,绿色电力交易定期组织,价格由市场形成。
其他规定及要求:明确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绿证的核发、划转等要求,存量常规水电项目绿证按不同方式划转,省级绿证专用账户中常规水电绿证分配由省级部门确定,绿证交易收益分配有规定,可跨省交易,现阶段仅可交易一次,鼓励中长期交易,交易完成后原则上不支持随意撤销。
5. 绿证应用
绿色电力消费:持有者可凭绿证声明消费并申请核销,可交易与不可交易绿证应用无区别,绿证支撑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相关标准已立项,发布有企业排行榜,未来将多举措培育绿证市场。
衔接能耗双控制度:绿证交易电量纳入节能考核,跨省交易绿证按规定计入消费量,有总量限制,电量生产时间需在考核年度内。
衔接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绿证可补充完成权重指标,未来将对更多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
衔接碳市场及碳核算:绿证和CCER有衔接关系,特定项目“二选一”避免重复获益,绿证可用于碳排放和碳足迹核算,但不能用于全国碳市场碳配额履约。
绿证国际应用:RE100对中国绿证认可度提升,中国绿证与他国绿证本质相同,欧盟部分机制不认可绿证,中国参与或牵头编制多项绿证相关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6. 绿证核销
国际绿证核销:国际绿证如I - REC、欧盟GO等均有核销机制,通过出具证明或在系统展示等方式载明核销信息,按规定流程开展核销工作。
中国绿证核销:超过有效期、用于绿色电力消费声明或认证、对应CCER的绿证需核销,依托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进行,核销后生成加盖专用章的信息表,可在相关平台查看下载,不影响其他应用场景。
7. 绿证核发交易系统
绿证账户:用于交易主体参与绿证核发和交易,一个交易主体只能有一个账户,省级绿证专用账户有特定功能 。
建档立卡系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填报,需填报项目多方面信息,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审核,关键信息变更需申请。
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可通过国家能源局或直接访问进入,与建档立卡系统相关联,对核发绿证有异议可按流程反映,系统有临期绿证预警功能。
绿证交易平台:有多个交易平台,绿证核发后可在系统上架,可选择多个平台挂牌,有咨询服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