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东站日均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灯箱广告的曝光率持续攀升,成为品牌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黄金点位。通过对近期30组灯箱广告的跟踪监测发现,位于安检口与候车大厅连接通道的广告位转化效果为突出,其平均停留时长达到7.8秒,较站内其他区域高出42%。某运动品牌在此处投放的3D动态广告,通过模拟运动员跨栏的视觉,使品牌记忆度提升至7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广告内容的场景化设计显著影响传播效果。在餐饮类广告中,结合川味元素的火锅品牌广告点击转化率高达11.3%,而普通菜品展示广告仅为4.7%。某茶饮品牌巧妙运用"熊猫捧杯"的创意设计,配合"候车来一杯"的即时消费提示,使周边门店销量环比增长23%。数据同时显示,晚高峰时段(18:00-20:00)的广告触达效率是平峰时段的2.1倍,这为广告主的时段选择提供了参考。
技术赋能正在重塑传统灯箱广告的价值。近期试点的AR互动广告牌,通过扫码触发品牌小游戏,平均互动时长达到82秒,收集有效用户画像数据超1.2万份。这种将交通场景转化为品效合一接触点的新模式,预示着实体广告数字化转型的无限可能。未来,随着东站智慧枢纽建设的推进,基于LBS的推送与灯箱广告的联动,或将成为线下流量变现的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