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货人备案:
在货物到达港口之前,进口商需在海关进行收发货人备案,并获取备案编号。
同时,根据需要完成出口商和生产商的备案。
标签备案:
进口预包装食品需提前办理中文标签的咨询报告,并取得认监委的合格进口许可后,进行标签备案。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4-7天。
签订合同与发货:
与海外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预付定金,供应商安排发货。
注意根据不同地区的海运时间差异,提前规划(例如,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约为30-40天,东南亚为8-15天左右)。
装运前检验:
部分商品可能需要进行装运前的质量和安全检验。
货物到港:
货物抵达中国港口后,进行码头换单。
报检与报关:
向检验检疫局申报,提交相关单证,包括但不限于卫生证书、原产地证、合同、发票、箱单、提单等,以获取通关单。
凭借通关单向海关申报,缴纳关税、增值税等税费。
海关查验与放行:
海关对货物进行随机或针对性的检查,确认货物与申报内容相符。
提货与检验检疫:
海关放行后,安排提货并将货物送至指定仓库。
货物入仓后,根据检验检疫局的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并确保所有商品贴上已备案的中文标签。
出具入境检验检疫证书:
检验合格后,获得检验检疫局出具的入境检验检疫证书,产品方能合法上架销售。
配送:
将检验合格的食品配送至零售商或终端消费者。
二、清关所需文件商业发票:由出口商提供,详细列明货物的品名、数量、单价、总价等信息。
装箱单:列出每箱货物的详细信息,包括数量、毛重、净重、尺寸等。
提单(BILL OF LADING):海运或空运货物的物权凭证,证明货物所有权和运输合同。
原产地证书:证明产品生产国,可能影响关税税率和是否适用自由贸易协定。
官方卫生证书:由生产国官方机构出具,证明货物符合出口国的卫生标准。
成分列表:详细列出产品成分及其百分比。
生产商产品检验报告:证明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自由销售证书:证明产品在出口国有合法销售权利。
生产日期证明:确认产品的生产日期。
中英文标签:产品包装上的标签样本,需符合进口国的语言和标注要求。
合同:买卖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
进口许可证(如适用):针对某些特定食品或饮料,可能需要专门的进口许可。
成分检测报告: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成分分析和安全性检测报告。
食品流通许可证:进口商在国内需要具备的销售食品的资质证明。
三、注意事项文件准备:确保所有文件准确、完整,避免因文件问题导致的延误。
标签合规性:中文标签需符合中国法规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等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中文标签必须印制在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加贴。
配合查验:企业需积极配合海关查验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税率问题:部分饮料可能因触发特殊保障措施而无法享受自贸协定税率,需按惠国税率征收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