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装修过程中拆除承重结构的事件还时常发生?
(1)装修公司对结构安全认知不足,为了建筑上的“美观、透光、造型”,拆除承重墙、梁以及柱。
(2)工人现场野蛮施工,Zui典型的就是“墙体开槽截断钢筋”、“除构件时使用大功率电锤破坏主体结构 ”拆的事情,
(3)业主自己认知不够,为了方便要拆除。
(4)监管不严或者处罚力度不够,当下对于装修拆除构件的问题,物业监管普遍不到位,当发现问题时,处罚力度不足。
无论是新建房屋还是老旧建筑,裂缝几乎无处不在。据统计,约80%的房屋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这些裂缝中仅有约10%-15%属于可能威胁结构安全的类型。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如材料收缩、温度变化、地基沉降等。
对于普通人而言,裂缝常被视为“装修瑕疵”或“自然老化现象”,但事实上,裂缝也可能是结构安全隐患的早期信号。例如,墙面细微的龟裂可能仅是粉刷层问题,而墙体贯穿性裂缝则可能暗示地基沉降或结构受力异常。因此,正确区分裂缝类型,是保障房屋安全的第 一步。
裂缝不仅是美观问题,更是房屋结构安全的“预警信号”。一旦出现结构性裂缝而未引起足够重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墙体倾斜、楼板塌陷甚至整体倒塌等。例如,某老旧小区因长期忽视墙体斜向裂缝,Zui终导致局部结构失稳,裂缝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可显著降低安全风险和维修成本。研究表明,及时修复宽度超过0.3mm的结构性裂缝,可减少约70%的后期加固费用。因此,业主需提高对裂缝的敏感性,避免因小失大。
鉴定房屋被装修损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其一,查看房屋的结构部件。检查墙体、梁柱、楼板等是否有裂缝、变形等迹象,这些可能是装修过程中因施工不当导致的损坏。比如墙体出现贯穿性裂缝,通常意味着可能受到了较大的外力冲击。
其二,观察装修材料的状态。查看墙面涂料是否有起皮、脱落,地板是否有起翘、磨损,门窗的密封性能是否变差等。例如墙面涂料大面积起皮,可能是基层处理不当或使用了劣质涂料。
什么是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是用混凝土泵或泵车沿输送管运输和浇筑混凝土拌合物。是一种有效的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方式,速度快、劳动力少,尤其适合于大体积混凝土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如何判断是否为泵送混凝土?
通常在检测鉴定时,判断是否为泵送混凝土方法首先就是查找施工资料,其次是根据建造年代以及构件位置判断,或者询问知情人;如上述方法还不能确定,就需要根据建造年代、施工痕迹、骨料粒径分析以及化学成分检测(是否含有泵送剂、减水剂等)进行综合分析。Zui终根据规范进行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