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1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3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① 近1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② 近1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③ 近1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1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1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1)技术的先进程度
A.高(7-8分)
B. 较高(5-6分)
C. 一般(3-4分)
D. 较低(1-2分)
E. 无 (0分)
(2)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A. 强 (7-8分)
B. 较强(5-6分)
C. 一般(3-4分)
D. 较弱(1-2分)
E. 无 (0分)
(3)知识产权数量
A. 1项及以上 (Ⅰ类)(7-8分)
B. 5项及以上 (Ⅱ类)(5-6分)
C. 3~4项 (Ⅱ类)(3-4分)
D. 1~2项 (Ⅱ类)(1-2分)
E. 0项 (0分)
(4)知识产权获得方式
A. 有自主研发 (1-6分)
B. 仅有受让、受赠和并购等(1-3分)
(5)企业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测方法、技术规范的情况(此项为加分项,加分后“知识产权”总分不超过30分。相关标准、方法和规范须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认可。)
A. 是 (1-2分)
B. 否 (0分)
注意:建议企业首先选择自主申请专利,如果知识产权数量较少,可以考虑自主申请发明专利(Ⅰ类知识产权),或者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或者软著(实用新型专利和软著均为Ⅱ类知识产权),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转让知识产权,但是一定要注意与成果转化-销售合同的对应性。
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分)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
A. 转化能力强, 年平均项目数≥5项 (25-30分)
B. 转化能力较强,年平均项目数≥4项 (19-24分)
C. 转化能力一般,年平均项目数≥3项 (13-18分)
D. 转化能力较弱,年平均项目数≥2项 (7-12分)
E. 转化能力弱, 年平均项目数≥1项 (1-6分)
F. 转化能力无, 0项 (0分)
注意:梳理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相关成果应与研发项目、高新技术产品的关联性,以及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提前准备好相关业务的销售合同、检测报告等支撑材料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佐证材料。
3、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20分)(1)制定了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6分)
(2)设立了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6分)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4分)
(4)建立了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4分)
注意:企业需要根据目前的公司组织架构、以及评分细则规划研发制度,使研发部门的管理规范化,同时加强与院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4、企业成长性指标(≤20分)(1)净资产增长率(≤10)
(2)销售收入增长率(≤10)
具体指标分值:
增长率≥35% A级 (9-10分)
增长率≥25% B级 (7-8分)
增长率≥15% C级 (5-6分)
增长率≥5% D级 (3-4分)
增长率>0 E级 (1-2分)
增长率≤0 F级 (0分)
注意:一定要做好财务指标的成长性规划,对于研发费用和高新产品收入核算清晰,便于后续开展审计工作,销售合同和发票也要对应,在进行申报时,这些都是作为高新产品收入的佐证材料。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高企资格的有效期限为三年。因此,2022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初就应该开始准备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高企资格的有效期限为三年。因此,2022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初就应该开始准备重新认定工作,并在资格期满前提交复审申请。重新认定工作,并在资格期满前提交复审申请。
02 复审的准备工作复审的要求和初审基本上没有差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知识产权的布局上,尽量避免集中取得,尤其是在申报当年集中取得多个知识产权证书,建议每年规划申请2-3个Ⅱ类知识产权,或在三年内申请1件Ⅰ类知识产权。
注:总资产和销售必须持续呈正增长,才能达到高20分;
高新技术企业总共100分,评分达到70分(不含70分)以上,就可以通过,初次认定和复审的评分要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