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CIES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 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 持。
本届大会将重点突出专 业化、高端化、市场化、国际化,集会、展、奖、体验于一体,将举办开幕式、主论 坛、14个分论坛、新品发布、招待晚宴、中国储能产业Zui具影响力系列奖项颁奖典礼、年度企业榜单发布、中国 储能产业功勋人物奖、展览会、高端对话、系列白皮书研究成果发布、商务洽谈、主流媒体专访等活动, 内容丰 富,精彩纷呈,本届大会九大亮点将完美呈现。
2026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时间:2026年3月23日-26日
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市萧山区奔竞大道353号)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储能网/数字储能网
学术支持: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
参展范围与亮点解析
1.
**储能系统集成及EPC总包工程**:随着储能市场的不断扩大,储能系统集成和EPC总包工程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核心业务。本次大会将展示各类储能系统集成方案和EPC总包工程项目,为参会者提供了解行业Zui新动态和技术进展的窗口。
2.
**新型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新型储能技术是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从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到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及其关键材料将在这里得到全面展示。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将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储能关键设备及组件**:储能关键设备和组件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次大会将展示包括IGBT、储能逆变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在内的各类关键设备和组件。这些设备和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
4.
**电池测试与认证**:电池测试与认证是确保储能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次大会将展示各类储能电池测试仪器和设备防护技术,以及消防安全检测与认证机构。这将有助于提升储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5.
**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利用问题日益凸显。本次大会将展示电池行业用三废处理设备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以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和电池评估系统。这将有助于推动电池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6.
**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大会将展示充电桩、充电站等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及智能监控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储充换电站和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这将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的充电便利性和安全性。
7.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和输配电系统是储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本次大会将展示光伏系统、风电系统以及并网逆变器、轻型直流设备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设备和输配电系统设备。这将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和消纳,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大核心亮点:定义储能未来
全球首 发技术“硬核亮相”
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等50+龙
头企业携固态电池量产方案、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AI驱动的光储充一体化平台等30项全球/亚太首
发技术登场,覆盖长时储能、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全场景。
特别设立“未来实验室”专区,MIT、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展示超导磁储能、氢氨耦合储能等颠覆性技术原型。
虚拟电厂与新型电力系统实战沙盘
沉浸式模拟长三角虚拟电厂调度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演示分布式储能聚合、绿电交易、峰谷套利全流程,观众可参与互动决策,体验“储能+电网+市场”的万亿级商业闭环。
零碳园区与户用储能实景体验
1:1搭建“光储直柔”零碳园区样板,集成光伏屋顶、液冷储能集装箱、V2G充电桩;户用展区则联合华为、格力推出家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自发自用+余电变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全球储能政策与投资峰会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产业白皮书(2026)》,欧盟能源署、美国储能协会同步解读欧美市场准入新规,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机构发起“储能投资联盟”,现场签约超百亿级项目。
“储能+”跨界融合生态圈
设立“储能+数据中心”“储能+港口”“储能+5G基站”等跨界场景展区,中国移动、腾讯云、宁波港等企业展示备电系统调频、黑启动、应急保供等创新应用,推动储能从“备用电源”向“核心资产”升级。
国际化商贸直通车
定向邀请欧洲能源巨头、东南亚微电网运营商、中东新能源基金等500+国际买家,举办“储能出海对接会”,提供技术认证、关税政策、本土化运营一站式咨询服务,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欧美户储、非洲离网储能市场。
四大参展价值:不可错过的行业机遇
对厂商:直面政府决策者、电网巨头与海外渠道商,抢占长三角储能先行示范区项目订单;
对投资者:洞悉技术迭代趋势,挖掘固态电池、氢储能等潜力赛道;
对用户:零距离体验工商业储能降本增效方案,获取地方补贴政策红利;
对行业:推动储能标准国际化,加速全球能源公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