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高低温环境测试是评估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以下从测试目的、测试标准、测试流程、测试设备、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介绍:
测试目的验证产品耐热性:评估电子产品在高温下的工作性能,检查材料在高温下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通过模拟高温环境预测产品的使用寿命。
验证低温适应性:确定电子产品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评估其在低温下的启动能力、运行稳定性及材料脆化风险。
保障产品可靠性:通过高低温测试提前发现产品在极端温度下的潜在缺陷,确保产品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测试标准国内标准: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试验》和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试验》是我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重要标准,规定了低温试验和高温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国际 标准:IEC 60068-2-1《环境试验 第2-1部分:试验 试验A(低温)》和IEC 60068-2-2《环境试验 第2-2部分:试验 试验B(高温)》为国际通用的高低温测试标准。
军用标准:MIL-STD-810《美国军用标准:环境工程考虑和实验室测试》等军用标准对电子产品的高低温测试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测试流程试验准备:准备试验样品,确保样品数量和规格符合试验要求。记录样品的初始状态,包括外观、尺寸、重量和性能参数。选择合适的高低温试验设备,如高低温试验箱或恒温恒湿试验箱。
条件设置:设定高温试验的温度、时间和其他环境参数,常见的高温试验温度范围为70°C至150°C,试验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设定低温试验的温度和持续时间,试验温度可从-65℃至+5℃中选择,持续时间一般为2小时至96小时。
样品放置:将样品放置在试验设备中,确保样品间距合理,避免热量积聚或散热不均。
启动试验:按照设定的试验条件启动设备,记录试验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在试验过程中,观察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变化,记录试验数据。
试验结束与恢复:试验时间到达后,关闭设备,取出样品。将产品从试验箱中取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结果分析:对样品进行详细检查和性能测试,记录任何变化或故障。根据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试验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如果产品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在允许范围内,则认为产品通过了测试;如果产品出现性能故障或损坏,则认为产品未通过测试。
测试设备高低温试验箱:能够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温度范围通常为-70℃至+550℃,箱内配备温度控制系统、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以确保温度均匀稳定。
恒温恒湿试验箱:除温度控制外,还可调节湿度,适用于需要模拟高温高湿环境的测试,如双85试验(85℃高温和85%相对湿度)。
结果判定外观检查:产品表面应无损伤、变形等缺陷,涂镀表面无剥落、起泡或变色现象。
材料完整性:塑料零件无裂纹、起泡和变形,橡胶制品无老化、软化或裂开现象。
焊接质量:产品零件焊接部位无流淌现象。
性能数据:产品性能数据及结构功能需符合技术条件要求,不应出现任何妨碍产品正常工作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