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作为处理生活污水和粪便的关键设施,通过沉淀和厌氧发酵分解有机物,保障排污系统正常运行。但长期使用会积累污泥杂物,若不定期清理,不仅处理效率降低,还可能引发堵塞、污水外溢、有害气体泄漏等问题,威胁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 ,所以清理化粪池十分必要。
清理流程
1. 准备工作:准备抽粪车、吸污泵、高压水枪、防护装备等工具设备。操作人员要熟悉化粪池结构、性能、操作方法及潜在风险。
2. 关闭与警示:关闭化粪池进、出口阀门,防止污水外溢,在周边设置明显警示标识,提醒旁人注意安全。
3. 抽排污水:用抽粪车或吸污泵抽出污水,控制抽排速度,避免污水溅出,关注水位至安全作业高度。
4. 清洗内壁:用高压水枪冲洗化粪池内壁,控制压力和水流方向,避免损坏池体结构 。
5. 全面检查:查看池壁有无裂缝、渗漏,池内污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
6. 恢复运行:确认无异常后,打开进、出口阀门,恢复正常运行,整理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7. 记录报告:记录清理时间、内容、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报告给相关部门。
清理频率
表格
使用人数 污水量(L/天) 建议清理频率
1 - 5人 2 - 4 每年1次
6 - 10人 4 - 6 每6个月1次
11 - 20人 6 - 10 每3个月1次
20人以上 10以上 每月1次
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专业防毒面具、防护服、橡胶手套、护目镜,系好安全绳索,由专人监护。
- 通风换气:用大功率通风设备通风不少于30分钟,实时监测气体成分浓度,作业中通风不能停。
- 工具设备:清理工具要够长够坚固,抽污泵功率扬程适配,检查密封性和运行状况,照明设备用防爆型,运输车辆做好密封防泄漏。
- 规范操作:打开井盖和盖板散发气体,设置警示标识,用高压水枪稀释搅拌污泥,控制抽污泵流量吸力 ,避免池内大幅度动作。
- 应急处置:现场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分工,作业人员熟悉流程并定期演练。
- 环境保护:污泥和污水按环保要求处理,防止污水外溢污染水体,控制噪声、扬尘等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