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硅橡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化学惰性、优良的成型性能,成为植入性医疗器械材料中的常用材料。医用硅橡胶植入器械辐照灭菌的首要目标降低微生物,达到医用使用菌落要求,我们在实际灭菌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医用硅橡胶植入器辐照后出现材料性能变性,影响其植入后长期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
一、医用硅橡胶这类有机高分子材料辐照
有机高分子材料辐照和材料分子链发生作用,主要表现为链断裂、交联、自由基生成、氧化反应。效应和材料本身的化学结构、分子链柔顺性、自由基捕获能力、辐照剂量水平。高分子材料在高剂量辐照后,易发生脆化、变色或性能劣化,分子链主链断裂及侧基氧化。医用硅橡胶材料特殊的Si-O-Si无机型主链结构,具备的辐射稳定性和耐热、耐化学腐蚀性能,在辐照灭菌环境下保持稳定结构和物理化学,成为少数适宜辐照灭菌处理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医用器械辐照灭菌采用25kGy左右标准剂量,不足以引发硅橡胶材料主链断裂或过度交联。剂量范围了微生物灭活效率和材料结构完整性,植入器械灭菌效果达标,不诱导材料性能变性,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二、医用硅橡胶材料结构优异辐射稳定性
医用硅橡胶属于聚有机硅氧烷类弹性体,其分子主链由Si-O-Si键构成,辅以有机基团作为侧链修饰,形成高柔顺性、低性、化学惰性优良的网状结构。Si-O键键能高达444 kJ/mol,远超C-C键(约347 kJ/mol)及C-O键(约358 kJ/mol),对热、氧化及辐射等外界因素具备出色的耐受性。医用硅橡胶材料常含乙烯基交联剂和过氧化物固化剂或加成型交联剂交联固化,形成均匀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提高了其辐射稳定性。
在辐照灭菌环境下,射线作用于材料分子链,诱导自由基生成,但Si-O-Si链段键能较高,自由基生成速率缓慢,易相邻分子链端氢基或有机基团捕获中和,避免链断裂及大规模交联反应。硅橡胶内部结构柔韧性良好,分子链段易于调节内部应力,减缓辐照引发的局部链节断裂和交联,保证材料整体性能稳定。
医用级硅橡胶原材料常添加少量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抑制剂,如硅烷型抗氧剂及含磷稳定剂,抑制辐照环境中氧化自由基副反应发生。辐照过程中,少量自由基生成,也能和稳定剂反应消除,材料物理性能、化学结构和生物相容性不发生不良变化,其在植入体内长期稳定、安全、可靠。
三、医用硅橡胶植入产品性能稳定性
医用植入器械灭菌完成后,严密的理化性能、评价及老化稳定性测试,灭菌过程未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辐照灭菌后的医用硅橡胶器械,经机械性能测试表明,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等指标未见直接降低,仍维持材料固有弹性和韧性特征。材料硬度、压缩变形率等结构性指标亦表现稳定,说明辐照未引起材料网状结构大规模断裂或过度交联现象。
化学稳定性方面,辐照前后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游离残留单体、析出物质均在安全限值范围内,未见有害物质释放或结构性降解现象。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测试证实,Si-O-Si主链结构完整,侧基有机基团稳定,未发生氧化、断裂或新基团引入,维持原有化学结构。
在生物相容性评价中,辐照后硅橡胶植入器械细胞毒性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热原性检测及体内植入实验,均表现出良好生物安全性,未出现细胞毒性、急性炎症或机体排异反应。这充分说明,灭菌剂量范围内,辐照处理未引发材料变性,植入器械临床使用中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适应性。
辐照灭菌后的硅橡胶植入器械在加速老化试验中,表现出优异的耐氧化、耐紫外及耐高温性能,长期结构稳定性良好,充分适配临床多种应用环境,符合医用植入材料对长期性能稳定性的严格要求。
医用硅橡胶作为高分子植入材料中的佼佼者,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及辐射稳定性优势,理应成为医疗器械设计和制造环节中的重要选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