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商标注册流程里,形式审查是极为重要的起始环节,由马来西亚知识产权局(MyIPO)负责开展,一般会在提交商标申请并分配申请号后的 4 个月内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申请文件完整性审查
申请书完备性:申请书作为核心文件,必须填写完整且规范。其中申请人的详细信息,包括中英文名称、准确地址等都需清晰无误。若申请人为法人,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公章;以自然人申请,则要附上个人身份证明文件,像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等。举例来说,若一家中国企业要在马来西亚申请商标,其提交的申请书中企业中英文名称必须与国内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严格一致,地址也得是实际有效的经营地址,否则可能导致申请受阻。
委托书合规性:海外公司或投资者在马来西亚申请商标,依据规定必须委托当地律师或商标代理机构,并签署委托书。委托书的格式和内容要符合当地法律要求,确保委托关系明确有效。例如,委托书需清晰表明委托方(申请人)和受托方(当地代理)的身份信息、委托事项、委托期限等关键内容,缺少任何一项重要信息都可能不被认可。
商标图样清晰度与规范性审查
图样清晰度:需提供清晰可辨的商标图样,电子版图像要保证质量。若商标指定色彩保护,那就必须提供彩色图片,且色彩模式等要符合规定要求。比如,商标图样不能模糊不清、有像素化问题,否则审查员难以准确判断商标的具体特征,可能要求重新提交清晰图样。
图样规范性:商标图样的尺寸、比例等要符合 MyIPO 的规定。如果图样过大或过小,不符合官方要求的标准范围,也会在形式审查阶段被指出问题,要求申请人进行调整。
商品或服务项目分类准确性审查
类别划分正确性:申请人必须明确指定商标所适用的具体商品或服务类别和名称,且要依据国际分类标准(马来西亚采用尼斯分类,共 45 个类别)来准确确定商标所属类别。例如,一家生产服装的企业申请商标,要准确将商品归类到第 25 类 “服装、鞋、帽”,如果错误归类到其他不相关类别,会影响商标的保护范围和审查进度。
项目描述jingque性: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描述需详细、准确,不能过于宽泛或模糊。像 “电子产品” 这样宽泛的描述可能不被接受,应具体到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等明确的商品名称;服务项目也是如此,如 “餐饮服务” 应细化为 “餐厅服务”“外卖餐饮服务” 等,以便精准界定商标的使用范围。
其他文件审查
商标使用宣誓书公证:如果涉及商标使用宣誓书,该文件需要进行公证。在中国,一般要在中国公证处或贸促会法律部进行公证,以确保文件的法律效力和真实性。例如,若申请人声称商标已在马来西亚使用,需通过经公证的使用宣誓书来证明,若该文件未经公证或公证程序不符合要求,形式审查将无法通过。
优先权文件(若有):若申请人要求优先权,需提交相应的优先权文件,并且文件要符合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比如,优先权文件需清晰显示首次申请的国家、申请日期、申请号等关键信息,否则可能导致优先权主张不成立,影响商标申请进程。
详询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