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材料中性盐雾腐蚀测试是评估其耐腐蚀性能的重要手段,以下从测试原理、试验条件、流程、结果判定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测试原理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通过模拟海洋或含盐潮湿环境,利用盐雾试验箱将5%氯化钠溶液(pH值6.5~7.2)雾化后喷洒在钢铁材料表面,观察其在特定温度(35±2℃)、湿度(>95%)及沉降率(1~2mL/80cm²·h)条件下的腐蚀行为,评估其抗盐雾腐蚀能力。
二、试验条件溶液参数:氯化钠溶液浓度5%±0.5%,pH值6.5~7.2,沉降量1~2mL/80cm²·h。
环境参数:试验箱温度35±2℃,湿度>95%,喷嘴压力78.5~137.3kPa(0.8~1.4kgf/cm²)。
样品要求:试样表面清洁无损伤,放置时与垂直方向成30°角,避免盐雾直接喷射。
三、试验流程样品准备:清洗试样,确保表面无油污、氧化层等污染物,必要时进行封边处理。
设备设置:调节盐雾试验箱温度、湿度及喷雾参数,注入配制好的盐溶液。
试验执行:启动设备,连续喷雾至预定时间(如24h、48h、72h等),期间不得中断。
后处理:取出试样,用清水冲洗表面盐结晶,干燥后观察腐蚀情况。
四、结果判定评级判定法:根据腐蚀面积占比划分等级,如ISO 10289标准中,腐蚀面积≤5%为10级,>50%为0级。
称重判定法:对比试验前后质量变化,计算失重率,评估腐蚀程度。
腐蚀物判定法:观察是否出现红锈、白锈等腐蚀产物,判断耐蚀性。
统计分析法:分析腐蚀数据分布,确定置信度,评估材料可靠性。
五、影响因素温湿度:温度每升高10℃,腐蚀速率加快2~3倍;湿度超过临界值(约70%)时,腐蚀加速。
溶液浓度: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腐蚀速率,5%为常用标准浓度。
样品角度:水平放置时腐蚀z严重,30°角可模拟实际使用状态。
pH值:酸性条件(pH=3)下腐蚀速率比中性快3倍,碱性条件(pH=8)下腐蚀速率降低。
喷雾方式:连续喷雾与间歇喷雾对腐蚀产物形态及分布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