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设施条件
(一)场地与设备
企业得有专门且合适的场地用于工业固废的存放、处理和再加工。比如,对危险工业固废,必须设有符合环保标准的专用储存库,有防渗漏、防扬散、防流失等措施,避免固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在设备方面,要配备与所处理固废种类、规模相匹配的处理设备。像处理金属类固废,得有的破碎、分选、熔炼设备;处理建筑垃圾,需要破碎机、筛分机等设备,确保能够对固废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二)计量设备
准确计量工业固废的产生量、处理量和综合利用量是评价的关键。企业要安装精度符合要求的计量设备,像电子地磅用于称量大宗固废,流量计用于测量液态固废等。并且,这些计量设备要定期校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在评价时能清晰呈现固废的流向和利用情况。
二、技术工艺条件
(一)先进且合规的工艺
所采用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必须先进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利用先进的生物转化技术处理有机固废,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既实现了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又符合环保标准。而一些落后、高污染的工艺,如小冶炼厂采用的简易土法炼铅工艺,不仅资源回收率低,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肯定不符合申请条件。
(二)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具备一定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在申请时更具优势。这意味着企业能够不断优化固废综合利用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例如,有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改进了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工艺,使其产品质量提升,同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这种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的加分项。
三、管理体系条件
(一)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要有一套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涵盖从固废产生源头到终处置利用的全过程。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固废管理中的职责,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比如,规定生产车间及时收集产生的固废,运输部门安全转运固废,监督处理和利用过程等。应急预案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固废泄漏、火灾等突发情况,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流程。
(二)质量控制体系
如果企业利用工业固废生产产品,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固废)的检验,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再到成品的检验,都要有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例如,利用粉煤灰生产建筑材料的企业,要对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粒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同时对生产出的建筑材料进行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测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三)数据管理与档案制度
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与档案制度,对工业固废的产生、运输、处理、利用等各环节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档案资料。这些数据包括固废的种类、数量、来源、处理方式、综合利用量等,档案资料如采购合同(涉及固废来源)、处理记录、产品销售记录等。这不仅方便企业自身管理,也是评价机构审核的重要依据。
企业申请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报告需要在硬件设施、技术工艺和管理体系等多方面满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通过评价,实现企业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