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局合作"培训班疯狂敛财: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教育局指定""名校名师授课""包进重点班"——Zui近,多地家长群和朋友圈被这类培训广告刷屏。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标价动辄上万元的培训班,实际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在浙江某地,张女士花费9800元为孩子报了"小升初冲刺班",却发现所谓的"名师"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广东,有家长发现培训机构提供的"内部资料",在淘宝上仅售9.9元。
二、骗局全揭秘: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掏空家长钱包的?
1. **伪造红头文件**
骗子们伪造教育局、学校的红头文件,甚至制作假公章,让家长信以为真。
2. **打造"名师"人设**
雇用在读大学生冒充特级教师,伪造获奖证书和教学成果。
3. **饥饿营销**
宣称"限招20人""Zui后3个名额",制造紧张氛围。
4. **虚假承诺**
保证"提高50分""包进重点班",实际上根本无法兑现。
三、触目惊心的案例:家长的血汗钱去了哪?
- **案例1**:北京王先生花1.2万元报班,结果机构跑路,负责人失联。
- **案例2**:上海李女士发现,所谓"内部试题"竟是三年前的旧题。
- **案例3**:深圳某机构收取高额费用后,用网络公开课糊弄家长。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机构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换个名字继续行骗。
四、记者暗访:揭开"天价培训班"的真面目
记者以家长身份暗访某培训机构,发现:
1. 教学环境简陋,教室是临时租用的民房。
2. "名师"坦言自己刚大学毕业,没有任何教学经验。
3. 课程内容东拼西凑,毫无体系可言。
4. 缴费后不给正式发票,只有手写收据。
当记者提出质疑时,工作人员立即变脸:"要退费?扣除30%手续费!"
五、教育部门紧急发声:这些培训班都是假的!
多地教育局发布声明:
1. 从未指定或合作任何培训机构。
2. 所有打着教育局旗号的培训班均属虚假宣传。
3. 提醒家长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升学政策。
"这些骗子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实在太可恶了!"一位教育局工作人员气愤地说。
六、专家支招:如何识别培训骗局?
1. **查验证件**
正规机构必须具备办学许可证。
2. **核实师资**
要求查看教师资质证明原件。
3. **理性判断**
对"保过""包进"等承诺保持警惕。
4. **保留证据**
索要正规发票,保存聊天记录。
七、家长必看:这些"坑"千万别踩!
1. **"内部渠道"陷阱**
声称有特殊关系能搞定入学,是骗局。
2. **"押题密卷"骗局**
贩卖所谓"绝密试题",涉嫌违法。
3. **"免费试听"套路**
先用免费课吸引,再推销高价课程。
4. **"分期付款"猫腻**
实际年利率可能超过50%,堪比高利贷。
八、维权指南:被骗了怎么办?
1. 立即报警,提供转账记录等证据。
2. 向当地教育局举报。
3.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4. 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损失。
记住:越早行动,追回钱款的可能性越大!
九、教育焦虑不该成为骗子的"摇钱树"
一位教师痛心地说:"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病急乱投医。"教育是场马拉松,没有捷径可走。与其相信"天价培训班"的谎言,不如脚踏实地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十、警惕!这些机构可能正在你身边行骗
目前,这类骗局正在向三四线城市蔓延。如果你看到以下特征的培训机构,请立即举报:
1. 冠以"教育局合作""学校指定"名头
2. 收费明显高于市场水平
3. 教学场所隐蔽、经常更换
4. 工作人员回避资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