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对医疗器械软件有以下相关备注:
软件分类:通常归类为Class IIa、IIb或III,具体分类取决于软件的风险级别和对患者安全的影响。
软件验证:制造商需进行软件验证,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符合预期,验证应基于或相关技术指南,并形成验证报告。
生命周期管理:需建立和实施软件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涵盖需求定义、设计、开发、测试、配置管理、问题管理、版本控制、软件更新和维护等环节。
临床评估:具有临床目的的医疗器械软件,制造商要进行临床评估,以评估其在临床环境中的性能和安全性,并提供临床评估报告。
电子记录和签名:若软件涉及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需遵守澳大利亚TGA在安全性、可追溯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制造商应建立和维护适当的质量管理体系,软件的开发、生产、安装、操作和维护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技术规格和描述:应详细说明软件的设计、构造等信息,包括尺寸、重量等具体参数,明确软件功能、版本信息、运行环境要求,以及软件与硬件的兼容性、数据安全性等。
制造与测试:阐述制造方法、工艺和生产线,描述软件与硬件的数据传输方式等。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软件性能及软件与硬件协同工作的稳定性测试,测试报告要详细记录相关内容。
风险评估:全面评估软件的使用风险,特别是软件漏洞风险,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针对不同风险提供相应控制措施。
标签和说明书:标签应包含产品名称、型号等重要信息,对于软件部分,要明确软件版本信息、运行环境要求和注意事项。说明书应详细介绍软件的使用方法、功能特点、维护保养等内容,特别是软件的安装、设置、操作步骤等。
法规遵循:2021年2月25日,澳大利亚对《2002年治疗用品(医疗器械)条例》进行了修订,自2024年11月1日起,新规则将全面生效。明确了受监管软件产品的边界,引入了新的分类规则,更新了基本原则,使医疗器械软件的要求表达更清晰。例如,明确了软件若符合《1989年治疗用品法》中医疗器械的定义,则需按医疗器械监管;明确了豁免和排除的情况,如不直接从医疗器械获取数据、仅为向卫生人员提供建议等情况的软件可排除在TGA监管之外,而部分临床决策支持软件可豁免注册,但仍需接受广告、负 面事件和通知方面的监管。
产品标识:根据修订后的法规,医疗器械软件需明确版本和构建编号,且用户信息必须使用英文,以便用户能够轻松访问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