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捷性:使用后无需清洗和消毒,可直接丢弃,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也避免了因清洗消毒不彻底而导致的交叉污染。
- 无菌性:通常在无菌条件下生产和包装,确保细胞培养环境不受污染,为细胞生长提供良好的初始条件。
- 规格多样性:有多种孔数和孔型可供选择,孔数包括6、12、24、48、96、384孔等,底部形状有平底、U型底和V型底等。
材质 - 聚苯乙烯(PS):具有良好的透明度,便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况,表面经特殊处理后,能满足细胞贴壁生长的需求,且成本较低,是一次性细胞培养板常用的材质。
- 聚碳酸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耐受一定的物理冲击和化学腐蚀,光学性能也较好,适用于一些对培养条件要求较高的细胞培养实验。
表面处理
- 组织培养处理(TC处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培养板表面进行改性,增加表面的亲水性和电荷分布,使细胞更容易附着和铺展,有利于贴壁细胞的生长。
- 低吸附处理:对表面进行特殊处理,降低细胞和蛋白在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适用于悬浮细胞的培养,可减少细胞在培养板表面的黏附,保持细胞的悬浮状态。
使用注意事项
- 检查包装和有效期:使用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确保培养板未受到污染或损坏,同时注意查看有效期。
- 消毒处理: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无菌酒精喷雾器擦拭细胞培养板的表面进行消毒。
- 加样操作:使用无菌吸管或移液器将培养基添加到每个孔中,避免气泡形成,尽量避免培养基接触孔的边缘。
应用
- 细胞培养: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支持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可用于培养各种类型的细胞,如贴壁细胞、悬浮细胞等。
- 药物筛选:在药物研发中,可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通过在培养板中培养细胞,加入不同的药物化合物,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的影响,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
- 细胞毒性检测:评估化学物质、药物、纳米材料等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观察细胞在接触不同浓度的待测物质后的形态变化、存活率等指标,判断物质的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