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国品黔茶 | 商品条形码 | 其他 |
卫生许可证 | 其他 | 产品标准号 | 其他 |
净重 | 150(g) | 保质期 | 12个月以上(个月) |
原料与配料 | 绿茶 | 等级 | 一级 |
净度 | 其他 | 生产厂家 | 其他 |
外包装 | 其他 | 内包装 | 其他 |
储藏方法 | 冷藏保鲜 | 规格 | 其他 |
生产日期 | 新 | 售卖方式 | 包装 |
原产地 | 贵州 |
【中国名茶】
【2010世博名茶】
【基本简介】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
都匀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蟒山对峙。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采制工艺】
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优良
的芽梢,为形成毛尖茶的品质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品质特点】
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主民茶界前辈庄晚芳先生曾写诗赞曰:“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爽味,心旷神怡功关灵!”
【冲泡方法】
都匀毛尖茶在色、香、味上,讲求嫩绿明亮、清香、醇爽。
(一)用水
一般来说,以矿泉水(比如农夫山泉)或山上的泉水为佳.家庭使用的自来水,也可用。
(二)水温
都匀毛尖茶适合用80度左右的水温冲泡,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然后再冷却至所需温度。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
(三)茶的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
(四)冲泡方法
都匀毛尖茶大部分都富含锌硒等有机成分,产茶区没有工业污染,制茶过程不落地,高清洁,所以很多茶在冲泡时是不需洗茶的。
1)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沿杯壁注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不过恰是闻香的时间。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沿杯壁注入适温的水几乎至满。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开始品饮。
4)待茶汤还剩三分之一左右时,再续入适温,适量的水,接着品饮。
【名茶鉴赏】
都匀毛尖茶又叫都匀细毛尖、白毛尖,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尖茶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品质润秀,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
【荣誉】
都匀毛尖茶的品质带来了一路的荣誉。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优奖,后人誉为“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1956年,都匀市哨角寨农民采摘加工了三斤“鱼钩茶”寄给主席,毛主席品尝后批复:“茶很好,可在山坡上多种些,此茶可叫毛尖茶”。1982年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都匀毛尖茶被评为中国名茶;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荣获国际抗衰老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产品;2004年获中绿杯名优绿茶和蒙顶山杯国际名茶两项金奖;2005年获华铭杯全国名优绿茶金奖等殊荣。2009年荣获世博联合国馆指定用茶;荣获世博联合国馆礼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