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鼎盛隆 | 卫生许可证 | 婺卫食许字20060772 |
产品标准号 | GB9679 | 净重 | 90(g) |
保质期 | 12个月以上(个月) | 原料与配料 | 净茶叶 |
等级 | 精品 | 净度 | 一级 |
生产厂家 | 婺源县鼎盛隆茶叶有限公司 | 外包装 | 高档礼盒 |
内包装 | 精制锡罐 | 特产 | 是 |
储藏方法 | 低温冷藏 | 规格 | 45g*2盒 |
生产日期 | 明前 | 售卖方式 | 包装 |
原产地 | 江西婺源 |
江西绿茶的品种婺源种(wuyuan zhong)是:茶树有性群体品种,原产江西省婺源县。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展,分枝较稀。中叶类,叶长9.5-15.5cm,叶宽4-6cm。叶形椭圆或卵圆,叶面隆起,富有光泽,叶脉9-13对。萌芽期早生偏晚,茸毛粗而密,茶芽轮次性好,芽叶肥壮,持嫩性强。鲜叶多酚类含量21.0%,水浸出物46.45-48.60%,适制绿茶。为加工茗眉、奇峰等名茶的主要原料。适于江南绿茶区种植。
婺源境内群山高耸,山涧汩流,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云雾缭绕,寒署温度分明,加上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喜温、耐湿、好雾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早在唐代以前,人们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生产。
婺源茶树大多生长在高山深谷中,饱受雾露的滋润,萌发的芽叶厚嫩柔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制成的绿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等优点。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有歙州(当时婺源属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唐大中十年,朝廷膳夫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燕、并间,人皆尚之,”。南唐都置制使刘津撰《婺源诸县都不得置制新城记》中,称“婺源茶货实多”。
宋朝,婺源产制的茶叶已出类拔萃。《宋史食货》中对茶叶有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的记载。明朝,婺源茶叶受到朝廷赞赏,被列为贡品。至清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并开始精制外销获得了国际茶界的赞誉。美国威廉*乌克斯在所著《茶叶全书》中,称赞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Zui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
我公司精选海拔600-1000米高山有机茶叶,按特贡茶工艺标准精制而成,口感清新,汤色明亮,饮用回味无穷,是不可多得的绿茶珍品。选用锡罐高档礼盒包装,特别适用于深谙绿茶精髓之道的高端消费人群。
品质鉴别方法
消费者选购绿茶时,可从茶叶形状、色泽、干茶香气等方面来鉴别,有条件的还可经过冲泡、嗅其香气、尝其滋味、观其汤色及茶渣老嫩、色泽等。
高档绿茶通常指的是名优绿茶,鲜叶原料细嫩或肥嫩,含芽率高,一般为一芽一、二叶。外观色泽嫩绿或翠绿,有些因满披白毫而呈银绿色;香气以嫩香为主,兼有花香或清香,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鲜爽,回味有余甘。
中档绿茶鲜叶原料尚嫩,以一芽二、三叶为主,兼有嫩的单叶,芽稍显瘦。外观色泽以深绿为主,白毫较少;香气常带高火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欠鲜爽。
低档绿茶鲜叶原料欠嫩欠匀,芽少,以较成熟呈展开状的叶片为主。外观色泽黄中稍带绿,常显枯,无白毫;香气低淡或带粗气,汤色黄稍有绿意,滋味平淡。
贮藏与保管
茶叶极易吸湿、吸异味,同时在高温高湿、阳光照射及充足氧气条件下,会加速茶叶内含成份的变化,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在短时间内使茶叶陈化变质。
绿茶贮藏须注意防潮防高温、避光避氧气和远离异味。名优绿茶贮藏不当极易陈化而失去光润的色泽及特有的香气。家庭贮藏名优绿茶,可采用生石灰吸湿贮藏法,即选择密封容器(如瓦缸、瓷坛等),将生石灰块装在布袋中并置于容器内,茶叶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布袋上,密封容器口,容器应放置在阴凉干燥环境中。有条件的还可将生石灰吸湿后的茶叶用镀铝复合袋包装,内置除氧剂,封口后置于冰箱中,可一年以上保持茶叶品质基本不变。
高山茶与平地茶的甄别
几乎是所有的茶人都知道,高山出好茶。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前者的香气特别高,滋味特别浓。
1、高山为何出好茶
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以及当代新创制的名茶,大多出自高山。高山为什么出好茶呢?明代陈襄古诗曰:“雾芽吸尽香龙脂”,说高山茶的品质所以好,是因为在云雾中吸收了“龙脂”的缘故。所以,我国的许多名茶,以山名加云雾命名的特别多。如江西的庐山云雾茶,浙江的华顶云雾茶,湖北的熊洞云雾茶,安徽的高峰云雾茶,江苏的花果山云雾茶,湖南的南岳云雾茶等。其实,高山之所以出好茶,是优越的茶树生态环境造就的。据考证,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西南部的多雨潮湿的原始森林中,经过长期的历史进化,逐渐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高山出好茶的奥妙,就在于那里优越的生态条件,正好满足了茶对生长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茶树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一是由于光线受到雾珠的影响,使得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的红黄光得到加强,从而使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二是由于高山森林茂盛,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这样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诸如叶绿素、全氮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三是由于高山有葱郁的林木,茫茫的云海,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得以提高,从而使茶树芽叶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茶树新销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在这种情况下,对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嫩度的提高,特别是对绿茶品质的改善,十分有利。
(2)、高山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覆盖物,这样不但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齐全,从生长在这种土壤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新梢,有效成分特别丰富,加工而成的茶叶,当然是香高味浓。
(3)、高山的气温对改善茶叶的内质有利。一般说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致降低0.5摄氏度。而温度决定着茶树中酶的活性。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树新梢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减少,从而使茶叶的浓涩味减轻;而茶叶中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含量却随着海拔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某些鲜花的芬芳香气,如苯乙醇能形成玫瑰香,茉莉酮能形成茉莉香,沉香醇能形成玉兰香,苯丙醇能形成水仙香等。许多高山茶之所以具有某些特殊的香气,其道理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