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蝴蝶口哨 不带绳 铜口哨 裁判口哨
【图像】实物拍摄
【单位】个 每盒10个
蝴蝶口哨声道设计令其吹气适度,哨声嘹亮,可完全盖过人群声浪和自然环境杂音。产品在维持秩序、交通指挥、控制局面、抢险救灾、求生求援、文娱、体育以及矿山、港口、建筑等领域可广泛使用
店内还有其他种类的口哨,欢迎来电咨询!
口哨
口哨就是指用口的作用通过双唇、舌头和气流,就能发出"萧"一样的声音。 其方法是:双唇合拢,中间留一空,借助于人的唇、舌的作用使气流通过而发出声音。
口哨的概念
“哨”字由“口”和“肖”组成。“肖”通“萧”。萧是一种管乐器,古代用许多竹管排在一起做成,现代一般用一根竹管做成,直接吹就能发出声音“口与“萧”结合,“口萧”就是指用口直接吹而能发出的声音,就是“哨”。
后来,文字专家创造出一个“啸”字。一是指人的口中发的出长而清脆的声音,也指打口哨;二是指动物发出的拉长的声音;三是自然界发出的某种声音;四是形容飞机、子弹飞过的声音。
中国古代口哨的历史
考察啸(啸及其啸艺,俗称口哨,下同)的历史,我们知道它是人类早期听觉表意手段之一。后来语言由于自身表意的优越性占据了主要听觉表意手段的地位,啸只是作为语言的补充(如隐秘的约定性和丰富性)而存在。再后来,啸又和音乐与口技结合,产生了啸艺,成为了一门艺术。
作为一门艺术,啸艺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相当程度的:
我国Zui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记载。
汉、魏开始有名人(如诸葛亮、曹植等))吹奏。
晋代名士、竹林七贤的之一的阮籍名气大且演奏水平高。一时名士争相慕习,蔚然成风。文学家、啸艺演奏家成公绥用当时地位很高的文体对其进行总结,写成了《啸赋》。
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叶啸。
到唐代,孙广又对其进行理论总结,撰写了《啸旨》。
五代时开始有指啸的记载。
明代几乎已认为啸艺是隐逸修道的必修课。
义乌市三公文体用品厂是一家集生产,经营及维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体育器材公司,多年来,本厂凭借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位、完善的服务为三公品牌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信和形象。
主要经营:各种球类、田径用品、体操用品、跆拳道用品、武术器械、室内外健身器材、民间运动用品、记时记分系列产品、学生体质测试仪器等,欢迎新老客户前来订购!
电话:0579-85651371,
传真:0579-85422114
联系人:张书勤
本产品的品牌是蝴蝶,材质是铜,产地是浙江